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養老金漲幅太慢靠兒女不現實 民眾普現養老焦慮
時間:2014-01-17 10:47:36  來源:人民日報 

  “未富先老”的中國,靠什么來實現“老有所養”?養老離不開錢,政府養老金只能起到兜底的作用,“養兒防老”已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理財投資更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難和風險。應對老齡化,需要進一步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讓老年人的手頭更寬裕、生活更踏實。

  ■黑龍江林區退休職工孫淑芳:

  養老金夠用嗎?

  ●退休后養老金不是沒有漲,但漲幅很難解決實際問題,甚至還抵不上物價的漲幅

  回到家,已經是晚上9點。59歲的孫淑芳感覺身體有些跟不上了。

  孫淑芳原先是黑龍江林區一家木材廠的職工。上世紀90年代末,林區調整產業結構,許多木材廠關閉了,孫淑芳也辦了離崗手續。那年,她還不到50歲。打那以后,她開過小賣店、賣過兒童服裝。現在,她在一家紙箱廠幫忙,已經干了兩年多。這幾天,工廠里活多,為了多掙些,每天都回得很晚。

  55歲時,孫淑芳領到了第一個月的養老金,面對不到1000元的數額,感到既興奮又無奈:興奮的是,多年的勞動付出得到了回報,從此每月都能有一筆固定的收入了;無奈的是,這薄薄的幾張鈔票,夠用嗎?

  孫淑芳的丈夫比她大兩歲,是一名卡車司機,長期在外面給人家開車,患上了嚴重的腰椎病。這幾年,出車的數量越來越少,有時候走路都十分困難。兒子高中畢業后,在當地讀了大專,一直沒找到穩定的工作,在家里閑了一年多了。入冬以來,他天天在家里玩電腦游戲,幾乎不下樓,也很少和人說話。80多歲的母親臥病在床,每天早上,孫淑芳還要趕到母親家里,給她做好一天的飯。

  花得多,掙得少。為了養家糊口,孫淑芳四處給人打零工。但隨著年齡增大,找個掙錢的門路,越來越難。在紙箱廠干活,發的是計件工資:孫淑芳每天都想多干一會兒,多掙一些錢。

  孫淑芳說,退休后,養老金也不是沒有漲,去年每月已能領到1500多元。但這個漲幅,很難解決實際問題,甚至還抵不上物價的漲幅。

  比如,以前,1斤蘋果幾毛錢,現在最便宜的也要兩三元,食用油、豬肉什么的,漲得更厲害。去一趟超市,沒有一兩百元錢根本買不了幾樣東西。為了省錢,她每天都早早起來,在早市上買些便宜的。

  日常開支多了,但總算還能湊合。最擔心的是生病。去年,丈夫腰疼得厲害,到市中心醫院做檢查,拍一個核磁共振,就花了900多元。丈夫心疼得直說不做了。為了對癥下藥,醫生建議還是做一個。這次看病,前前后后花了3000多元。雖然醫保能夠報銷一部分,也是杯水車薪。

  長期以來,孫淑芳全家一直住著平房。2011年,市里改造棚戶區,給她家分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樓房,雖說是政策性住房,比市場價便宜,但也要花8萬多元。孫淑芳東挪西借,湊了3萬元,又從銀行貸了5萬元,總算解決了資金難題。可是,有了住房,每月又背上了近千元房貸。生活壓力更大了。

  人老了,靠什么養老?孫淑芳一直很迷茫。養老金肯定不夠用,將來干不動了怎么辦?年前,社區調查家庭生活狀況,說是市里對困難戶每月每人能給幾百元生活補貼。孫淑蘭已經遞交了申請材料。但最盼的還是養老金漲得再快些。她說:自己年輕時響應國家政策,才到林區工作的。現在,國家發展了、經濟上去了,希望給她這樣的退休職工多一些關懷。

  ■浙江金華農婦鄧姑:

  養兒防老現實嗎?

  ●兒女有自己的家庭,打工掙錢也不易,靠他們養老,不如靠自己心里踏實,這樣既夠日常開銷,還能補貼兒女

  鄧姑今年58歲,家住浙江金華一個小村。她是村里公認干農活的好手。一雙手伸出來,骨節粗大,皮糙肉硬。青花瓷大碗米飯,她能吃兩碗,用她自己的話說,“不吃飽哪有力氣干活!”

  前幾年,生病在床的父母全靠她照顧,靠種莊稼把一雙兒女拉扯大。丈夫做菜好吃,村里要擺席,就會請他掌勺,時不時也能掙點錢。

  后來,父母去世了,兒女也長大了,都去了外地打工。鄧姑閑下來,但也到了50歲上下的年紀,操勞半輩子沒什么積蓄。“好在還有勁兒,當然要干活。”鄧姑操勞慣了,說得理所當然。

  鄧姑要走出家門找活兒干。她先是到鄰村人辦的家庭作坊式小工廠干活,工錢也不是固定每月給。本來干得挺好,但是出了意外事故:鄧姑的小拇指被機器軋斷了。她沒有接上斷指,只去醫院包扎縫合,后來就少了一截小拇指。但是鄧姑為人厚道:“也沒讓人賠償,還好是沒了小拇指,干活也不大礙事。”事故后小工廠是不再去了,但她仍然閑不住:“得給自己存點養老錢。”

  有人問她,兒子女兒挺孝順的,為啥還要那么辛苦?鄧姑想得很清楚,自己這一輩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能為父母養老送終。可自己的子女在外地,靠他們養老不太可能。

  “現在兒女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了,他們打工也掙不了多少錢,女兒家蓋房子還欠了一些債,自己過日子已經很不容易了,靠兒女養老不現實。”鄧姑說,“我想自己多掙點,夠自己日常開銷,還能貼補兒女。”

  后來,鄧姑進縣城找了份食品加工廠的活兒。她沒讀過多少書,還是只能干體力活。剝花生,收酒瓶,搬貨物……幾乎力所能及的活兒她都干了。鄧姑的收入也不錯,一個月4000元左右,廠里給上保險,鄧姑也覺得有了些保障。

  但是,鄧姑還是有點眼紅同在工廠上班的同鄉,他們大多40歲出頭,來廠里工作后,就把農村的養老保險轉到了企業。“工廠每月也能幫她交一些養老金。但是我早過了退休年齡,以前也沒有交過養老金,現在已經辦不了啦。”鄧姑有點遺憾。

  靠自食其力,鄧姑覺得比以前寬裕了。干到什么時候歇息?鄧姑說:“現在身體還挺好,一直到干不動活為止吧。”至于再往后怎么辦,她說,想不了這么多,只能“順其自然”吧。

  ■北京市民王瑞祥:

  理財養老靠譜嗎?

  ●有了閑錢,拿在手里眼看著貶值,著急;買了股票基金,眼看著虧損,更著急。老年人理財還真不容易

  “基金買了5年,還賠10%。這理財養老究竟靠不靠譜?”談起理財,從北京一家出版社退休的王瑞祥老伯就很有話說。

  67歲的王老伯和老伴身體硬朗,愛好攝影和旅行,平時的花費也不少。幾年前,基金、股票火熱。經不住市場誘惑,王老伯就拿平時積攢下來的5萬元退休金全部投資買了基金,指望著多掙些旅游的錢。沒想到從那以后,股市一路下跌,基金行情同樣疲軟。王老伯一下子被“套牢”。這兩年,基金行情起起伏伏,但也是跌多漲少,像是掉進了無底洞。多年前籌劃的歐洲之行泡了湯。

  “有了閑錢,拿在手里眼看著貶值,著急;買了股票基金,眼看著虧損,更著急。”王老伯十分焦慮。

  雖然對購買的基金很失望,但一有空,王老伯還是愿意去銀行轉轉,時間一長,王老伯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老年人購買理財產品,最大的問題是盲從。很多老年人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往往看別人買什么自己就買什么,很少根據具體情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也有一些老年人購買理財產品時刻意瞞著自己的子女,“獨斷專行”,更是放大了風險。

  “其實,相較老年人而言,年輕人接觸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強,往往能對老年人的投資理財提出比較中肯的建議,規避一些不必要的損失。”王老伯說。

  王老伯建議,老年人將養老錢存入銀行或用來購買國債、固定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等投資比較妥當,這種方式比較保守,利息也不是很高,但收益穩妥,風險又小,是老年人理財的主要選擇。

  “吃一塹,長一智”,有了上次購買基金的教訓,王老伯覺得:在任何情況下理財養老都只是養老收入補充,絕不能把理財當做養老的主要方式,更不能拿全部閑錢投入理財市場。從數量比例上,王老伯建議,老年人用于理財的資金不要超過60%,即便個別老年人的家庭條件較好,抗風險能力相對較高,其用于股票投資、收藏投資等方面的資金也不能超過10%。

  “這是因為隨著年紀的增加,老年人用錢的地方有很多,因此一定要將30%的資金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銀行,以備不時之需。”王老伯說。

  此外,王老伯發現,現在市場上的養老理財產品魚龍混雜,很多銀行推出的所謂養老理財產品,實際上就是普通產品換個名稱,忽悠人罷了。“對一些銀行打出的‘養老理財’等招牌,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當。”他說。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