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消息稱,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將于近期召開,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逐漸明晰。
業內人士認為,城鎮化過程中所涉及的戶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務改革之所以難以推進,關鍵在于其背后涉及的龐大資金缺口。如何保障城鎮化未來對資金的需求?有關專家認為,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必然會要求財稅改革的推進,加快財稅體制改革,讓地方政府的事權與財權相匹配,是解決城鎮化資金問題的一大關鍵。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宣曉偉認為,如果短期內分稅制不能有所改變,一個辦法是重新規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共財政支出上的安排,厘清城鎮化中各自負責的領域。
除了地方政府的事權與財權相匹配問題,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平認為,城鎮化率超過50%以后,需要進行整體財政轉型——從工業化為基礎的征稅體制向著以城市市民為基準的城市征稅體制轉型。
對此,沈建光表示,推動城鎮化需要大量資金,如能借此機會推動財政體制改革加速,適時推出房產稅、資源稅、環境稅、遺產稅,并把土地出讓收入納入公共財政預算,改土地財政為稅收財政,更具有積極意義。
“未來賦予地方政府發市政債的權力,并引入公開透明的債務評級機制,有助于將隱形債務顯性化,也將為城鎮化過程中所涉及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支持。”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央行在今年年初的一份報告中也表示,與銀行貸款比,市政債是在金融市場上的公開融資行為,需要披露信息和獲得相應的發債評級,債券價格可以及時反映地方財力的穩健狀況,既面臨較強的市場約束,也有助于激勵地方政府通過改善當地信用狀況降低融資成本。與一般公司債相比,市政債由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授權公營機構發行,還會面臨相應的財政紀律約束。
2014年的腳步漸行漸近,新的城鎮化將帶來一系列配套的財稅體制改革,通過這些改革是否能夠進一步解決城鎮化過程中的資金難題,進而推進相關的戶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務改革,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