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記者 劉洋)北京市2014年為群眾擬辦重要實事開征意見。與往年不同,此次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將擬辦實事的初選項目在首都之窗網站公示并請市民在線投票。市民可登錄該網站,對每一件初選項目,都可點選贊成、不贊成或棄權。
數量“縮水”內容不減
據了解,明年擬辦實事的起草編制以“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前期廣泛征集和聽取社會各界、基層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經各方研究提出30件初選實事項目,涉及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發展公共交通、優化生態環境、增加群眾收入等十個方面,每個項目介紹都言簡意賅、一目了然,最長不過百字,短的只有23個字,但任務可都不輕,比如一個小小的優化公交線路項目,就涉及了60條公交線,影響覆蓋全城。
北京晨報記者注意到,今年本市的擬辦實事數量進一步“縮水”。2012年是35個項目,2013年是32個項目,而現在征求民意的2014年項目,進一步“縮水”為30個,根據市民意見可能還有進一步調整空間。而2010年的北京擬辦實事項目則多達58件。數量逐年“縮水”,可不是北京不愿意為市民辦事了,壓縮項目的改革是從2011年開始的。市政府的日常工作從當年起不再列入專門的為民辦實事范疇,同時很多實事項目被“合并同類項”,實際上辦實事的內容與工作量不減反升。
“第一件”多為焦點民生話題
本市選擇擬辦實事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選擇市民呼聲最迫切的重點,政府集中力量去突破,實事排名的首位,通常也恰恰是本市的焦點民生話題。比如保障房建設多年來一直占據第一件實事位置,2012年被“治理PM2.5”取代,2013年的實事項目則變成了“交通治堵”。在這次2014年的擬辦實事意見征集中,“著力改善居住條件”又重回排名首位,提出明年要進一步改善中低收入群眾家庭住房條件,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7萬套,竣工10萬套,并改造老舊小區共計1000萬平方米。
明年擬辦實事由十大方面統領,這一“實事編制”是從去年征求民意時首次開始采用的。當時公布的北京2013年擬辦實事,采用了八個方面來統領項目,并要求語言盡量通俗易懂,擬辦的實事便于群眾了解和監督。
今年增設在線投票
據了解,北京自1986年開始辦實事至今,已先后承辦實事上千件,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有效解決了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
此次擬辦實事征求民意工作還有一個變化。往年征求民意,都是請大家寫信或發郵件來提意見,比如去年15天內就收到了市民1500條意見和建議。今年的征求民意,則首次增加了“初選項目”這個名稱,而且首都之窗網站的公示區還請市民在線投票,市民可登錄該網站,對每一件初選項目,都可點選贊成、不贊成或棄權。
著力改善居住條件
保障房竣工10萬套
1.進一步改善中低收入群眾家庭住房條件,通過新建、改建、擴建、收購、棚戶區改造等多種方式,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7萬套,竣工10萬套。
2.進一步提高群眾居住的安全感和舒適度。繼續對老舊小區進行節能保溫、抗震加固、公共區域整治(包括水、電、氣、熱、通信等設施)等綜合改造和簡易樓改造,共計1000萬平方米。
3.有效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和環境,在城六區開展棚戶區改造和環境整治,完善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啟動實施百萬莊北區、南區居民住房改善等108個項目建設。
4.改善提升農村地區群眾住房條件,完成8萬戶農宅抗震和節能改造。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實現62公里地鐵通車
5.緩解中心城區交通擁堵,提高群眾出行效率,實現6號線二期、7號線、14號線東段(金臺路—善各莊)、15號線一期西段(清華東路—望京西)共62公里線路建成通車。
6.為群眾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對三環路以內80條城市道路的自行車道和人行步道實施整治,增加公共租賃自行車5000輛,完成30項疏堵工程;開工建設長安街西延和蘋果園交通樞紐。
優化城鄉生態環境
建成綠道200公里
7.不斷改善空氣質量,繼續實施農村地區“減煤換煤、清潔空氣”行動,年內通過優質燃煤替代、煤改電、天然氣入戶等方式減煤換煤100萬噸,完成40萬戶炊事氣化改造工程;完成供暖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2500蒸噸。
8.進一步保護改善生態環境,在28個鄉鎮建設32條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00平方公里,改善76個村、6.7萬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9.建成市級綠道200公里,為群眾休閑健身提供更多場所。
多條渠道增加收入
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10.多種方式提高群眾收入水平,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工傷保險定期待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福利養老金;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確保低收入職工工資增長。
11.解決群眾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提高符合條件的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及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特別扶助金標準,分別從每人每月100元、160元、2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400元、500元。
12.為群眾實現就業提供更多幫助,舉辦“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月”等就業專項活動,幫扶城鄉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等各類群體就業;舉辦各類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150場,提供8萬個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
加大市容環境治理
整治135處露天燒烤
13.在城六區100條背街小巷開展環境綜合治理,打造精品街巷;提升改造150座旱廁,改善群眾生活環境。
l4.努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城市環境問題,整治三環路內135處露天燒烤高發點位,實現群眾投訴量下降80%以上;按照“四類”地區管控標準,取締、規范無照游商,實現群眾投訴量下降15%以上。
增加社區服務
海淀石景山增百家早餐門店
15.為老年人提供更多人文關懷,在東城區崇文門外街道、延慶縣沈家營鎮等94個街道(鄉鎮)建設80個養老照料中心和16個社區服務中心,使老年人就近享受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娛樂等便利服務。
16.在東城區、西城區開展試點的基礎上,2014年在海淀區、石景山區新建或改造100家固定早餐門店。
17.建成200個“一刻鐘社區服務圈”示范點,為群眾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便民服務和公益服務。
改善出行環境
人防工程改建1.8萬個停車位
18.提升、改善三環路以內100處公交站臺的群眾候(乘)車環境,讓群眾出行更方便;完善安立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線路,建設1條基于公交專用道的公交快線。優化調整60條公交線路(包括新開20條微循環公交線路、20條定制公交線路)。
19.進一步提高公交車輛運行效率,吸引更多群眾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新建或在現狀道路繼續設置公交專用道10公里。
20.進一步改善群眾出行條件,完成30條無燈道路的路燈建設。
21.緩解停車難,利用人防工程為社會提供1.8萬個停車位。
22.保障群眾出行安全,開工加裝地鐵l、2號線安全門。
提升健康水平
選取市民進行體質測試
23.關注群眾身心健康,創建100家健康促進學校,培養兒童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為本市4.2萬名40周歲及以上居民免費進行腦卒中危險因素評估,并為腦卒中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轉診等服務。
24.普及健康知識,對4000個家庭的“家庭保健員”開展中醫藥知識與基本技能培訓,建設60個中醫藥社區科普團隊,服務300萬市民。
25.增強群眾體質,選取本市成年人、老年人4.8萬人和幼兒6000人,為其提供體質測試服務,有針對性地進行科學健身指導。
保障生活安全
配備食品藥品快速檢測設備
26.清理規范用于租住的238處地下空間,消除電線老化、消防設施缺損、通道堵塞等安全隱患。
27.在322個街道(鄉鎮)配備1141套食品藥品快速檢測設備,對轄區食品藥品實施及時有效檢驗檢測;完成藥品安全信息公眾查詢平臺建設。
豐富文體生活
創建660個體育生活化達標區
28.建設47個鄉鎮校外活動站,為農村地區未成年人參加校外體育、藝術、科技活動提供場所。
29.繼續創建660個體育生活化達標區,為社區群眾提供體育健身、體質測試、健身培訓等服務。
30.為群眾休閑旅游提供優質服務,完成全市旅游景區、民俗旅游村、鄉村旅游新業態、各類旅游服務功能區100座廁所升級改造;完成50家旅游景區、民俗旅游村、鄉村旅游新業態、各類旅游服務功能區旅游導覽標識、景觀標識、服務標識的升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