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薩11月20日電 (貢桑拉姆 趙延)西藏拉薩牡丹苑小區的羅布次仁,家中客廳天然氣壁掛爐內水流循環,并向外輻射熱量。今冬他和小區的其他鄰居們不必再燃燒牛糞,第一次享受到天然氣取暖的“暖房”。
牡丹苑是拉薩市第一批實施供暖工程的居民小區之一。據拉薩市相關部門預計,今年底前,全市600多個居民小區都將實現天然氣供暖。
拉薩市城市供暖工程項目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錢東旭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表示,2004年拉薩第一次被列入國家供暖城市之一,此后經過對太陽能家電采暖、地下水源熱泵、獨立電采暖等多方探索和比較,最終確定以天然氣為主,光、電等互補的綜合能源利用方式,采取小型鍋爐房供暖和分戶獨立供暖。工程項目于2012年4月底陸續開工。
拉薩地處高寒,含氧量較低,其供暖系統與中國內地北方城市集中供暖有較大差別。對此,拉薩市暖心公司工程建設部部長于士強說,施工方定制了使用分戶獨立式壁掛爐供暖的燃燒設備,“這適應居民根據需要獨立調節和單獨使用,這樣減少許多管道和鍋爐房的設置,同時保護拉薩文化古城不受損。”
拉薩供暖所需天然氣是從青海格爾木運到該市開發區總站,再通過主、次干管網運送到各個居民小區,并運送到各家各戶。居民們既可用天然氣采暖,也可用以燒飯和淋浴。
對居住在建成區的接入燃氣業主和供暖部分業主,拉薩市分別提供2.5立方的燃氣表和80平方米免費安裝41片暖氣片的最低供暖保障。
洛桑多吉家住西藏郵運新村,以往冬季全家人以燃燒牛糞和煤炭取暖。如今,被他們視作寒冬“暖寶”的牛糞爐搖身變成天然氣壁掛爐,其懸掛在室內墻壁上整潔而美觀。同住郵運新村的玉珍則要求工人在自家客廳內安裝21片暖氣片,她希望每逢佳節親朋好友歡聚時,不必再把燒牛糞爐搬進客廳。
據相關數據顯示,拉薩市2013年計劃完成514個居民小區及共建單位780萬平方米的建設任務,預計今年12月中旬完成建設工作,并進入調試和試運行階段。年內拉薩市冬季供暖將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