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京、滬、穗為中心的三大都市群、以省會城市為中心的次級區域性城市群、以縣城為中心的就地城鎮化,三種模式同步推進、相互協調,將成為中國城鎮化的主要特色。
由于我國人口多,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鎮化的模式必將是多元化的。以京、滬、穗為中心的三大都市群、以省會城市為中心的次級區域性城市群、以縣城為中心的就地城鎮化,三種模式同步推進、相互協調,將成為中國城鎮化的主要特色。
城市群的發展是城鎮化的一個重要趨勢
在35年的發展過程中,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都市群、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都市群和以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都市群已初步形成。2012年,三大都市群的經濟總量分別達到一萬億美元以上,其中,長三角包括滬、蘇、浙地區生產總值達1.7萬億美元,環渤海包括京、津、冀、遼地區達1.3萬億美元,珠三角包括粵、港地區1.1萬億美元,三個地區合計占全國經濟總量的47.8%。到2020年,每個都市群的經濟總量將達2萬億美元以上,超過目前紐約、東京都市群的經濟規模。紐約都市群和東京都市群是目前全球經濟規模最大的兩個都市群,在美國和日本的經濟中居于重要地位,在全球經濟中也有重要影響。我國形成各具特色的三大都市群,成為全國的科技、金融、制造、貿易、交通、信息中心,形成產業、人口集聚區和經濟增長極,成為拉動全國經濟增長的三大發動機,對全球經濟也將產生重要影響。
加快三大都市群的發展,必須打破行政壁壘和市場分割,形成一體化發展體制。在區域內,要允許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優化配置。要按照經濟規律辦事,盡可能減少行政干預。目前,行政壁壘和市場分割是三大都市群發展的最大障礙。
城市群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以功能分工為基礎的城市群的發展,主要是基于兩大推動因素:
一是產業集群發展的需要。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和全球競爭的加劇,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客觀上需要增加就地就近采購配套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比重,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這就為周邊城市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以產業集群為紐帶的城市群的形成,反過來又推動了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兩者之間相互促進,造就在全球范圍內無與倫比的競爭力,這是城市群發展的強大的內在動力。在長三角和珠三角,這種規律表現得尤為明顯。城市群的迅速發展,不僅表現在大中型城市群的發展上,而且表現在小型城市群的發展上。改革開放以來出現了被稱為“塊狀經濟”的小型城市群,即圍繞某種商品的生產營銷,以專業化分工為基礎,在一個縣或一個鎮的范圍內,形成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帶動了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如義烏小商品城的出現和不斷發展,帶動了周邊小城鎮的繁榮。又如浙江嵊縣的領帶、山東魏橋鎮的棉紡、江蘇新橋鎮的毛紡、浙江龍崗鎮的印刷、福建石獅鎮的服裝等等,都是在“塊狀經濟”的帶動下發展起來的。
二是現代交通工具的出現為城市群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高速公路特別是城際高鐵的出現,大大縮短了運輸空間,使人員和物資的流通更加便捷,擴大了就業的空間,從而改變了人們城市化的觀念。“TOD”就是這種新理念的集中代表。T(thanfice)指交通,O(offices)即引導,D(difelorperment)即發展。概括地說,就是交通引導城市、生產力布局和經濟發展。我們要順應這一趨勢,加快高鐵的建設,盡快在全國各個城市群之內和城市群之間形成高鐵網絡,充分發揮高鐵在拉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作用,為新型城鎮化做出貢獻。
以省會城市為中心發展次級區域性城市群
在中西部的廣大地區,省會城市多數已成為省域范圍內的經濟中心,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以省會城市為中心,與鄰近的地級市用城際高鐵聯系起來,可形成區域性的城市群。與全國三大都市群相比,這是第二個層次的城市群,是帶動省域經濟發展的發動機。目前,這類城市群的雛形已現,規劃思路明確,發展活力正旺,在帶領中西部地區追趕沿海地區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包括洛陽、開封、許昌、漯河、新鄉、安陽等城市在內,被京廣、隴海高鐵連接起來,已構成半小時生活圈,可實行同城化、一體化發展,有力地帶動著中原經濟區的崛起。鄭州國際航空港的建成,進一步強化了鄭州作為全國物流樞紐的地位。
武漢城市圈包括宜昌、黃石、鄂州、孝感、黃岡、襄陽在內,以京廣高鐵和長江水運為紐帶,正加快經濟追趕步伐。這一地區,以武鋼、二汽、武漢光谷為代表,工業基礎雄厚,是中部的制造業中心。武漢城市圈的發展將為中部崛起提供重要支撐。
長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的經濟中心,目前已形成工程裝備、機車車輛、動漫文化等支柱產業。湖南人才濟濟、資源豐富、區位優越,長株潭作為核心區加快發展,必將帶動湖南經濟的騰飛。
以成都為中心包括德陽、綿陽、樂山、宜賓、南充、自貢等城市在內的城市群,地處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科技資源雄厚、制造能力強大、農業生產發達。近十幾年來,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指引下,積極承接沿海和國外產業轉移,電子、汽車、飛機、制藥、發電設備等工業水平迅速提高。特別是成都市積極進行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探索,在推進城鄉要素市場一體化和社會管理一體化等方面大膽創新,有可能在西部地區率先走出一條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同步實現現代化的道路。
上述四個區域性城市群的出現和迅速發展,為省域范圍內以工業化、城鎮化帶動農業現代化創造了經驗,展現了中西部發展的巨大潛力以及釋放發展潛力的正確途徑。中西部的傳統農業大省人口密集、交通發達、文化深厚,一個省的面積和人口相當于歐洲的一個大國。如果說前35年沿海地區已經走上了現代化道路,那么,未來20年,中西部的農業大省通過加快工業化、城市化步伐,能夠趕上沿海的發展水平,就奠定了中國現代化的基礎。
城市群的發展是城鎮化的一個重要趨勢。無論是第一層次的三大都市群還是第二層次的區域城市群,都代表著這種發展趨勢。城市群之所以成為城鎮化的發展趨勢,原因在于中心城市與衛星城市之間可以形成功能互補關系,有利于實現城市功能的專業化分工,從而提高城市運行的整體效率。在城市群中出現以港口運輸、加工制造、商務市場、科研開發、教育培訓、休閑旅游、生活居住等功能為主的特色城市,就是城市功能專業化分工趨勢的具體體現。
以縣城為中心實現就地城鎮化
中國特色城鎮化的第三個層次,就是在經濟發達地區,以縣城為中心,包括縣城關鎮、若干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在內,形成就地城鎮化的模式。在縣城、小城鎮和新型社區居住的人口,主要從事第二、三產業,能夠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務,過上現代化生活。其前提條件是縣域經濟比較發達,有足夠多的第二、三產業的就業機會,在全縣范圍內建成發達的交通網絡,形成半小時生活圈。在蘇南、浙江的一些縣級市,如昆山、江陰等市,由于鄉鎮企業發達,農民的絕大部分已就地轉移到工商業從業,而且吸納了大量外省勞動力就業。當地人口仍居住在原來住處,有的依山傍水,有的林竹環繞,別墅式建筑錯落有致,形成優美、潔凈、方便、舒適的人居環境。這里的人口不再向往大城市,甚至考上大學,也不愿遷轉戶口。這里的城鎮化應當是比人口集聚的大中城市更高水平的城鎮化。凡是有條件的地區,應當實行這種就地城市化的模式。
在河南新鄉的長垣、輝縣和舞陽,經濟比較發達,最近幾年開始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完善公共服務。住在新型社區的居民,多數從事第二、三產業,少數從事農業,通過新型農村社區、工業園區與農業園區同步建設,把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模式。應當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納入城市社區建設規劃,統一提供公共服務,以加大三化同步發展的推動力,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在縣域范圍內實行就地城鎮化,在發達國家也有先例。例如德國是一個城市化非常成熟的國家,其城市人口的67%居住在小城鎮。由于德國的交通發達,小城鎮建設得很漂亮、很優雅,一個小城鎮只有一家工廠或銀行,住在小城鎮上班很方便,生活質量比住在大城市高,人們當然愿意選擇住在小城鎮。
我國縣的平均人口數量在80萬左右,如果縣城能吸納20萬—40萬人,兩個小城鎮吸納20萬人左右,新型農村社區再吸納20萬人,全縣就基本上整體實現了城市化。在工商業、旅游業發達的縣,應當走這種就地城鎮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