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繩子”上的“衣服”,我們不可能長期任其風吹雨淋,而應該找不同的“衣柜”分門別類地讓其有所歸屬。備受各界關注的戶籍改革不是一個部門的事,需要社會各部門有相應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加以跟進。如果部門間利益的壁壘不破除,戶籍改革難以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戶籍改革 大勢所趨
現有戶籍制度,不僅影響著城鄉的協調發展,而且在城鄉之間,形成了不平等的社會權力與國民待遇,制約著社會公正公平與和諧的推進步伐。無論是從國家和有關部門的相關政策,還是從現實存在的問題,我們不難看出,戶籍改革已經刻不容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放寬中小城市戶籍限制。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會議提出了2010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要把解決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在城鎮就業和落戶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限制。
戶籍改革列入國務院今年重點工作。今年4月28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會議確定了今年九項重點改革任務。其中一項是協調推進城鄉改革。深化土地管理、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和人力資源市場。
數萬人滯婚再證戶籍改革緊迫性。據5月13日《南方都市報》報道,由于廣州市規定,結婚后戶口必須遷出人才市場的集體戶口,而很多年輕人并無購房能力,沒有房子就不能落戶,無法落戶怎么登記結婚?這就造成了數以萬計的情侶成了“滯婚族”。
教育部教改試點“學籍脫鉤戶籍”。5月16日,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于組織申報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在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工作重點中,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部將探索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探索流動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和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業內人士稱,目前,“學籍依附于戶籍”是套在流動人口子女就學與升學考試上最沉重的“制度枷鎖”。只有學籍與戶籍完全脫鉤,教育改革與發展才能獲得前進的新動力。
戶改不順 福利是關鍵
屈指算來,橫亙在城鄉之間的戶籍“藩籬”足足53年。為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各地摸著石頭過河紛紛試點戶改,然而戶籍的堅冰難融,改革的目標遠未實現。那么,什么是戶籍改革的攔路虎?
1958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正式實施,自此,中國形成了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二元結構”的戶籍管理體制。隨之而來的,是附著在其上的權利和保障的差別。
1992年,我國成立戶籍制度改革文件起草小組,并于1993年6月草擬出戶籍制度改革總體方案,提出了包括“取消農業、非農業二元戶口性質,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實行居住地登記戶口原則,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穩定職業或生活來源等主要生活基礎為基本落戶條件,調整戶口遷移政策”的改革目標。
1998年7月底,國務院批轉了公安部《關于解決當前戶口管理問題的意見》,出臺了旨在改革農業、非農業的“二元結構”戶籍體制的新的戶口管理政策。
從1998年開始,我國許多地方試點戶籍改革,比如廣東、河南、云南等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取消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二元戶口性質劃分,統一了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統稱為居民戶口。農民有了和城里人一樣的“居民戶口”后卻發現,教育、醫療保障、就業等卻沒有隨之“升級”,有了進城的“門票”卻享受不到“市民待遇”。 由于相關配套沒有跟上,無力承擔附加在戶口上的住房、教育等諸多福利,戶籍改革被緊急叫停。
2001年10月,廣東省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然而不到半年即宣布政策暫緩。
2003年,鄭州市宣布入戶政策完全放開、允許外地人員辦理戶口時,但一年后以“暫緩人口激增帶來的城市壓力”為由結束新政。
……
可見,實行一元化的戶籍制度改革,不只是一個人的身份變化問題,而是涉及政治、經濟體制與改革方面的問題,需要社會各部門間破除壁壘,出臺相關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加以跟進。
為此,有關人士建議戶籍改革應有相關配套政策,比如逐步建立健全城鄉統籌的就業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積極推動城鄉教育事業均衡協調發展等。
配套政策讓戶籍改革進行到底
盡管戶籍制度改革遇到了阻力,但是各地改革的腳步并沒有停止,而且有了更深層次的舉措。
重慶市戶籍制度改革工作已于今年1月6日正式啟動,市長黃奇帆稱,戶籍制度改革是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戶籍問題是城鄉統籌一體化的核心問題。城市戶口捆綁著就業、住房、養老、醫療、教育‘五件衣服’,農村戶口則捆綁著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件衣服’。城鄉要素沒有實現實質性的互動融通,制約了城鄉統籌發展。”
黃奇帆透露,當地戶籍改革將按寬嚴有度、分級承接原則,適度放寬主城區、進一步放開區縣城、全面放開鄉鎮的落戶條件,積極引導當地居民向城鎮轉移落戶。重慶市政府初步考慮從就業年限、社保繳費年限、住房情況等方面科學設計城市戶口的準入標準。此外,為確保制度設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該市還擬建立土地、住房、社保、就業、教育、衛生等方面的17項配套機制。
無獨有偶,今年5月1日起,廣州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圍內更換統一的廣州居民戶口簿,逐步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劃分 ,將其統一登記為“廣州市居民戶口”。廣州未來將實施以身份證為核心憑證的社會管理模式,用身份證電子管理系統替代二元戶籍制度,讓附著在戶籍制度上的一些不合理規定沒有存在的理由。
值得欣喜的是,這些城市在戶籍制度改革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阻礙城鄉一體化的種種不公平政策依然存在,而且,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差異很大,戶籍制度改革也應因地制宜。如果地方在戶籍改革方面“一刀切”,即使城鄉間強制統一了戶籍,但農民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就業、醫療、教育、福利等一系列權益,勢必造成無土地、無房屋、無職業等損害農民利益的問題,不僅不能實現城鄉一體化,還可能引發社會矛盾。為此,我們期待著各地政府運用智慧,推動我國和諧城市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