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內需擴大消費,關鍵就是要提高居民收入
當前我國經濟的復蘇,如果只冀望歐美經濟復蘇來擴大出口是不現實的,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根本出路,還得靠擴大內需。就擴大內需而言,一味地擴大投資顯然也不是辦法,必須擴大消費,但消費是和居民家庭收入及全社會居民家庭收入分配相關的。
據報道,中國的GDP增速雖是發達國家的好幾倍,但工資增速卻遠落后于這個幅度。在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中,中國、印度、俄羅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自1999年至2006年期間,俄羅斯經濟年均增長率為6%左右,而俄羅斯的人均實際工資和人均實際收入的增長速度比GDP的增長速度高出2倍。在2007年至2009年預算計劃中,俄羅斯人均實際工資還將提高50%。印度平均工資水平在2003年到2005年三年分別上漲了11.45%、11.6%、14%,遠遠高于GDP的增長速度。反觀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連年保持近10%的增長,然而在GDP高速增長的同時,許多國人并沒感覺到收入有明顯增長。至少相比于兩位數的GDP增速,國人的錢包并沒有鼓起得那么快。
事實上,中國人均收入水平增速已經連續多年低于GDP增速。國際上通行的規律是,當一個國家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時,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應該是呈不斷上升趨勢。但近年來,我國GDP雖以9%左右的速度增長,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也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長,但是中國勞動力工資占GDP的比例卻在不斷下降。
因此,要想啟動內需擴大消費,關鍵就是要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實際購買力,正是因此,中國需要一個“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給誰倍增———“一刀切”的倍增只會令兩極分化越增越大
最近,人保部官員公開表示,中國現在基本具備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條件,應該在“十二五”規劃或者政府的工作計劃里面,酌情考慮或者采取類似的做法。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已然從學者的論證到了政府層面的考慮了。
但如果真要推出收入倍增計劃,首先需要我們注意的第一個問題是,給誰倍增?如果這個倍增是一刀切的,也就是說不管他年收入多寡、也不管他所處的是壟斷行業還是競爭行業、亦不管他的所屬階層都同增15%,那么基于基數效應,兩極分化只會越增越大。不要忘記的一個現實是,我國目前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已達3.3倍,而行業間差距更高達15倍之多,另外10%的最高收入階層與10%的最低收入階層的人均收入差更是高達20多倍。
收入增長緩慢固然是問題,但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更為突出。如果不把這個問題納入未來計劃考慮范圍,而搞簡單的一刀切,那么很可能最后與李克強副總理提到的“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形成‘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以此來達到調整經濟結構,促進持續發展”的愿望相違背。
就業的改善絕不僅僅是增加勞動力的低質量就業,應該以消除低收入階層為目的
要破解這個難題,首先需要我們認識的是,收入分配不公僅僅只是收入增長緩慢的果而不是因。造成我國國民收入增長緩慢和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是歷史和體制原因,社會和經濟的諸如城鄉二元結構、國有與民營結構、工農業結構、工業內部結構、東部與中西部結構所構成的雙重結構。有人認為,只要當前經濟高速增長的態勢能夠得到確保,雙重結構問題就會逐步接近消除。但事實卻并如,在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這十年里,正是我國二重結構惡化的十年,是貧富差距擴大的十年。
而這種社會和經濟雙重結構出現的根本原因,又在于我國社會經濟中根深蒂固的文化和體制基礎,所以,我們不能說在高速增長的條件下,這種雙重結構會自行消失。雖然伴隨著經濟的增長的確會產生就業的機會。但是如果我們不試圖去促進人口流動,以使其適應隨著經濟增長而發生的結構變化,不試圖去解決產業間勞動力的轉移問題,那么仍會存在收入增長緩慢甚至分配不公的事實。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謂就業的改善,絕不僅僅是增加勞動力的低質量的就業,它應該像日本那樣以積極地提高民眾收入進而消除低收入階層為原則和目的。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高質量的就業不僅有利于國民經濟和國民生活均衡而又好又快地發展,也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諧。
消除雙重結構才能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
因此,在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過程中,我們必須首先致力于糾正目前業已存在的諸如城鄉之間、國有與民營之間、農業與非農業之間、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之間的差距,特別是城鄉之間、國有壟斷企業與民營企業之間的二元結構。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各收入階層之間生活上的、收入上的差距日漸縮小,也唯如此才能夠確保我國“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進而達到調整經濟結構,促進持續發展的目的。
如果這一障礙能夠被有效突破,二重結構得到根本緩解,那么我們可以預期,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將得到優化改善,投資、消費和出口將會得到更均衡的發展。如果二重結構得到根本突破,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得以成功實施,中國經濟得以從當前的出口導向增長向消費為主的內需增長轉變,那么我們更可以放言,中國經濟將會步入一個消費主導的新一輪高速增長期。(作者單位:廣東生產力發展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