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拉動中國經濟的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國外需求三駕馬車不約而同地出現放緩趨勢時,城鎮化(城市化)被中央決策層寄予厚望。
盡管三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為中國積累了大量的物質財富,但政治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等明顯滯后。有學者尖銳地指出“改革的成果僅僅是物質財富而已”。
值得欣喜的是,新一屆政府履職以來,“促改革”快馬加鞭、“穩增長”長短兼顧、“惠民生”一舉多得……盡管面對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但中央政府堅持不斷探索經濟增長模式的改善,拋棄只重視速度而忽視質量的“老路子”。國家層面的城鎮化發展戰略一再延緩出臺就是很好的例證!
筆者以為,當城鎮化成為中國新一輪經濟發展引擎的時候,大家應該明白,城鎮化對于中國,絕不是以房地產為代表的造城運動;也不是各自為政,分食投資蛋糕;更不是全國撒胡椒面,重復建設,浪費資源…… 應該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為重要推手,倒逼土地、戶籍等制度改革,為縮小城鄉差距和區域經濟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掃清制度障礙。
眾所周知,我國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是:全國各縣市的硬件建設都搞得不錯,但縣市的生源卻擠破腦袋地往省城的中小學校擠;縣市的病人也不辭辛苦地趕到省城醫院排隊;極端情況則是往首都北京跑。也就是說,當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跟不上,建再好的馬路,修再大的廣場,蓋再好的房子也留不住人!
然而,另一種現象則是,在諸多官員和民眾的認識里,以為城鎮化就是把農村變成城市,讓農民變為市民,所以,在有些地區進行的城鎮化實踐有些走偏。實際上,城鎮化的過程,絕不是讓農民消失,也絕不是讓農民的生活方式消失,而是使這種生活方式更加精致,更能夠體現它的特色。
一百多年前,英國和法國與現在的中國一樣,也存在城鄉差別,法國走的是城市化道路,即把鄉村變成城市;英國與法國的做法不同,比較完整地保留了鄉村風貌和鄉村文化,也消除了城鄉差別,并形成自己獨有的特點。
我國農業人口眾多,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將交通、醫療、衛生、教育和通訊等公共服務覆蓋農村,既可縮小城鄉差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又能拉動內需,讓農民在共享現代文明的同時,安守于土地,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
從區域經濟和自然循環的角度來說,農村一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而城市也一定有它存在的必然性。這兩者之間,是人、物質、精神相互補充、相互交換的關系。
可見,農村城鎮化是我國城鎮化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如果說,前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城鎮化是產業經濟發展的自然結果,是自下而上的城鎮化,是被動的城鎮化。那么在改革開放的第二個三十年,中國的城鎮化需要有大智慧的胸懷——要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并舉,既要以人為本,又要因地制宜,更要分類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