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地下空間是組成城市的一個重要部分。科學合理地規劃利用地下空間,不僅可以給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極大便利,而且還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擁堵等城市問題。巴黎下水道于百余年前規劃建造,其工程之宏偉、設計之精巧,堪稱奇跡,至今仍然在繁華的巴黎城下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帶您走進這條世界聞名的下水道,領略這個隱藏在地下的建筑史上的傳奇。
巴黎經常下雨,人們出門都習慣帶傘,然而在巴黎生活多年的人卻發現,雨天行走時濕鞋的情況卻很少見,而且從未發生過由下雨積水導致的交通堵塞。這些,與巴黎地下那條世界聞名的下水道是分不開的。
城市下水道的楷模
提到下水道,人們通常會聯想到污穢、臭氣熏天和渾身濕漉漉到處跑的老鼠。世界上許多城市的下水道的確如此,但巴黎是個例外。巴黎的下水道不僅沒有“臟、亂、差”的影子,而且是巴黎的一個旅游熱點,是巴黎人的驕?傲。
一些數字可以說明這一點:巴黎的下水道均處在巴黎市地面以下50米,水道縱橫交錯,密如蛛網,總長竟達2347公里,規模遠超巴黎地鐵。此外,下水道井蓋多達2.6萬個,有6000多個地下蓄水池,還有1300多名專業維護工負責清理維護……正因如此,巴黎下水道博物館已成為巴黎除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凱旋門外的又一著名旅游項目。
近一個多世紀以來,作為國際大都市,巴黎一直在想方設法利用現有空間,可謂“上下而求索”。地上,埃菲爾鐵塔高聳入云,而正在興建的“燈廈”更有望成為巴黎的新地標。地下,巴黎的地鐵技術世界領先,線路四通八達;而巴黎下水道設計規劃科學,功能完備,更是堪稱各大城市的楷模。
下水道對于防止巴黎雨天積水功不可沒,它保證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巴黎下水道網絡中,有2個電腦控制的污水壓力提升廠,它們能加速廢水的流動,同時負責大量垃圾和泥沙的清除;11個專門針對雨季塞納河水的“漲水站”以及安全閥,來保證經過馬路又流回到塞納河水的質量;50個專門用于下大雨時保證排水效果的路邊下水道。
巴黎下水道每天要處理1.5萬立方米的城市污水。同時,巴黎市民飲用水的50%是通過地下管道輸入的。事實上,巴黎的下水道不僅僅是一個陰溝,而是一個完整的排水系統。除了排水溝外,它還設有兩套供水系統,一套供飲用水,一套供非飲用水,以及一條氣壓傳送管道。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統基本是順著城市的道路修建的,也就是說每條道路下面都有一條與之平行的排水溝,整個排水系統就像是一個完整的人體。它通過四通八達的供水管道向城市的每家每戶輸送自來水;緊挨著供水管道的是同樣粗的排水管道,負責將各種生活污水運出巴黎。
世紀前的卓越創舉
巴黎下水道雖然修建于19世紀中期,但就是用現在的眼光看,這些高大、寬敞如隧道般的下水道實在是不同凡響。這與當初設計者的科學規劃是分不開的。在此之前,巴黎大部分的消費用水來自塞納河,暴露在地面的部分廢水未經凈化就流回了河中,造成河水污染。有時河水污染形成的甲烷氣泡直徑達到1米,空氣中彌漫著難聞的氣味,最終導致1832年的一場霍亂瘟疫。凈化巴黎的環境是當時的第一要務。
時任塞納省省長的奧斯曼男爵設計了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統。奧斯曼當時的設計理念是提高城市用水的分布,將臟水排出巴黎,而不再是按照人們以前的習慣將臟水排入塞納河,然后再從塞納河取得飲用水。
然而真正對巴黎下水道設計和施工做出巨大貢獻的卻是歐仁·貝爾格朗。1851年,貝爾格朗利用巴黎東南高、西北低的地勢特點,設計了將廢水排到郊外阿謝爾野地的方案,并且為下水道系統的發展、清除和維修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技術。
貝爾格朗發明了清除下水道垃圾、沉沙的機械,采用將水截流,然后利用水的“沖刷”效應將下水道中的垃圾、沉沙或淤泥集中到某幾個地方以便清除。在沒有電力供應的下水道,這些設備至今仍然是下水道工人的勞動工具;其次,他在所有的小下水道中設計建造了蓄水池,使水的流量有大有小,強化了沖刷效應;第三,他重視廢水清沙,保證了后來下水道的暢通。到了1878年,巴黎已經擁有了長達600公里的地下水道網,而位于阿謝爾的面積為5000公頃的污水凈化場也成為當時的“模范花園”——生長出法國最大的蔬菜,那里的植物也格外蔥郁。1894年時,政府又以法律的形式規定,所有飲用水供應、廢水排泄均采用封閉形式。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巴黎的工程師們又開始了污水工業凈化改造工程,工程于1935年啟動,1947年結束,主要是修建了4條直徑為4米、總長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過凈化廠對廢水進行處理,處理過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者流入塞納河,另一部分則通過非飲用水管道循環使用—洗刷城市街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巴黎市政府進一步擴建并完善了這一系統,使每家每戶的廁所都直接與其相連。當年貝爾格朗設計排水道的理念今天仍然在廣泛使用,從而大大減少了將城市道路“開膛破肚”的次數。
先進的清潔與維護
巴黎下水道的管理同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每段下水道都有名字,它的名字與上面的路名是對應的。養護工人可以沿陰溝兩邊人行窄道到達任何地方。
下水道的養護方法基本沿用100多年前貝爾格朗發明的辦法。下水道的大部分管段的流速大于每秒0.3米,但仍然有大量的泥沙進入下水道。這是因為巴黎的供水系統分為飲用水和非飲用水。非飲用水主要用于沖洗馬路、澆花。污水中所含的泥沙如果不清除,會造成排水道堵塞。因此下水道中配備了清砂船,大的十幾米長,幾個人合力操作。船體整個鋼鐵結構,像拖船一樣扁平。小的清砂船1米多長,單人操縱。
另外,在斷面比較寬、流速比較慢的陰溝里放置了直徑約1米,外表像木酒桶,由木條拼成的巨大木球。它看來簡單但符合流體力學原理,木球的放入使水流寬度變窄,壓力增大,流速加快,便沖走了沉積物。大木球在主干道走,漂流17公里的距離要花整整7天的時間。
在保留19世紀殘存物清除技術的同時,近年來,巴黎市政府還積極采用新技術,包括虹吸管、高壓水柱和處理砂石的專業卡車等,同時大量使用現代技術管理排水道,包括以地理信息系統定期觀察地下水管道狀況、追蹤是否達到需要清除的程度、每年固定對各段管道作兩次檢驗、并建立數據庫,以便在訂定管道系統維護政策時加以參考。
在橫穿市區的塞納河河底,有7條自動虹吸通道,它們將城南的廢水引到城北。巴黎市區有2.6萬個下水道蓋口,其中1.8萬個是可以進人的。為確保大眾衛生的安全,巴黎市政府最近決定推行全面更換含鉛管道的計劃,以避免金屬鉛滲進水中。
在巴黎,總共有1300多名下水道維護工,他們負責清掃坑道,修理管道,尋找迷失在下水道中的人,搶救掉進排水道中的人,也負責滅鼠、監管凈化站等工作。清潔工也是導游,他們身著綠色工作服,頭發整齊油亮,彬彬有禮的態度不亞于博物館的導游。
保持排水系統的清潔與正常運轉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地下排水系統的工作人員大都是世世代代都從事這項工作,由于勞動強大極大,很多人到50歲時就因為各種疾病而不得不退休。當然,高強度就意味著高收入,因此還是有不少人愿意從事這項工作。工作人員另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尋找各類遺失物品,包括犯罪兇器和人們不小心掉落在排水道里的貴重物品。每年工作人員都會接到大約3000個這類求助電話,而尋找到失物的幾率高達80%。在這里工作的人們都盡可能多的接種各類疫苗,工作時穿著特制的長靴。由于爆炸性氣體很容易在排水道里聚集,他們工作時攜帶著氣體偵測儀,以最大限度的確保安全。
“市政工程地下部分”
事實上,巴黎下水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下水道,而是“市政工程地下部分”。被法國人稱為“地下城市”的巴黎下水道,還兼有其他各種功能。
巴黎人花了126年的時間才修建起的下水道,按溝道大小,可分為小下水道、中下水道和排水渠三種,每天有120億立方米的水經此凈化排出。有趣的是,下水道下部流動的是廢水,上部則排列著粗細不同的管道,其中包括飲用水、非飲用水甚至還有通訊設施管道。
此外,國民議會的議員們至今仍利用架設在下水道內、連接議會和官方文件出版社的兩條特殊管道,將議會通過的法律用“一股風”“吹”送到出版社付印、出版。氣壓傳送管道長3公里,用此方式傳送文件需要3分鐘。這方式過去是最快的,可在傳真這么發達的現代化社會,法國人仍保留著這一古老方式。
巴黎的下水道一般位于馬路下方,基本上都是石頭或磚混結構,十分堅固。主體內部十分寬敞,平均寬度在三米以上,高度也在兩米以上。實際上就是一個寬敞的地下隧道。現在,下水道像河一樣可以行船。晝夜燈火通明,不失為旅游的好去處。
下水道底部是一條四通八達地下河(水渠),主要是排放雨水和經過處理的污水,所以在法國的下水道里一般不會有臭味。上部有各種管道,管道總長度達到2100多公里。在下水道兩側是高出水渠一塊、寬度不低于一米的供維修人員行走的過道,在過道上方沿著管壁敷設有各種市政管線,現在已不僅僅試自來水管線和污水管線還有采暖管線、燃氣管線等,現在還敷設各種電纜橋架,如照明電纜、通訊電纜等都可以在里面輕松敷設。
沿著過道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閥間或者維修間,里有各種閥門、開關、計量儀表和維修工具。在地下河中的小船就是為維修工人巡視和維修管線和電纜準備的。在下水道上部每隔一段距離就是出口,維修人員可以沿梯子進出。
在法國的下水道中還有獨立的照明系統、通風系統。只要將下水道中的照明燈打開,即使是晚間也可以進行維修工作。這樣的市政工程雖然初期投資相當巨大,但是在后期的使用過程中卻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這樣的“市政工程地下部分”中,任何一條管線發生泄漏、電纜發生短路或者出現其他的故障,工人都可以直接進入地下進行維修,而不需要向其他國家一樣挖開地面、切斷交通后再進行處理。
從“下水道”到“旅游勝地”
距今140多年前,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在《悲慘世界》中曾經寫道:“在我們這個世紀,巴黎下水道仍是一個神秘的場所。如果知道自己的下面是個可怕的大地窖,巴黎會感到不安。”雨果筆下的人物曾多次從下水道逃生,《悲慘世界》中的主人公冉阿讓就是利用它避開了警察的追捕,救出了進步青年馬里尤斯。如今的世紀當然不再是雨果的世紀了,巴黎下水道也不再是個“可怕的大地窖”,想像力豐富的雨果也不會想到的是,這個“神秘的場所”竟然有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下水道博物館”,這個總長2347公里的世界上最長最現代化的下水道成了巴黎人的驕傲和外來游客的觀光勝地。
巴黎下水道既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也是法國獨特藝術和文化的混合體,是現代巴黎的有機組成部分。巴黎下水道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參觀的地下給排水系統,從1867年世博會開始,就陸續有外國元首前來參觀,現在每年有十多萬人來此參觀學習。在這里,人們可以領略到一個完全不同,卻又能與巴黎美麗市景相媲美的全新的、充滿藝術與文化的世界。
巴黎下水道四壁整潔,地上沒有臟物,干凈程度可與巴黎的街道相媲美。置身其中,人們不會聞到預想中的腥臭味,只覺得有股淡淡的土腥氣。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即使女士穿著干凈美麗的裙子在里面行走,也不會被弄臟,與在盧浮宮中行走并沒有什么兩樣。
巴黎下水道的入口在埃菲爾鐵塔東側,地處巴黎市中心。在正式進入下水道前,游人可參觀入口處的“巴黎下水道博物館”,通過文字、圖片、影像和實景了解巴黎下水道的變遷和概況。之后,游人便可沿著螺旋鐵梯走下去,再經過一段窄窄的巷道,便來到下水道。
巴黎的下水道十分寬敞,中間是寬約3米的排水道,兩旁是寬約1米的供檢修人員通行的便道。游客們乘坐改造過的排污船,沿著排水道進入到巴黎的地下世界,每隔一段路,就會看到一個通往地面的鐵梯,它們都通往街邊的陰溝蓋。墻上還有許多粗細不同、用途不一的管線整齊排列。
排水道里有很好的照明設備,路況暢明、通達、寂靜,每條下水道兩側都貼有許多相關圖片,指明路徑,很像地鐵站的線路圖,每走過一個“驛站”,都有工作人員在游人的門票上蓋個戳。排水道兩旁還設有一些紀念品商店,它們以實物和照片的形式構成了“下水道博物館”的展覽長廊。
自古以來,法蘭西民族是一個愛“挖洞”的民族。巴黎老城本身就是以挖地下的石頭建造起來的。四通八達的地鐵、縱橫交錯的地下排水道、大面積的地下商城、停車場、隧道、地窖、各種管線以及古代遺棄的礦穴,使得巴黎的地下快被掏空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巴黎的歷史在地下”似乎并不為過。
如今,地下空間也是巴黎文化與創意的聚集之處,并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中堅力量,諸如電影院、酒吧、水族館、閉路電視等大眾娛樂設施都紛紛到地下世界安營扎寨。而巴黎下水道這項偉大的杰作,既是工程技術與法國文化的結合,也是現代巴黎作為“魅力之都”的有機組成部分。“巴黎下水道博物館”如今成了巴黎所有旅行指南推薦的必游景點之一。近年來,凡來巴黎的人多半都會到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