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36年,靠販賣干魚、蔬菜、水果起家的韓國三星集團,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一個企業貢獻韓國GDP超過10%,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航空、房地產、生物等眾多領域。為什么從廚房到起居室,每一個角落都有三星產品?為什么能挑戰蘋果、成為全球營收最高的科技公司是三星?為什么一家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負債累累、幾近破產的企業,十余年間就浴火重生,一躍成為“國際巨星”?由韓國享譽經濟界的6位教授共同撰寫完成的《為什么是三星?》一書,試圖從李健熙的管理哲學和三星的變革之路來探尋答案,是我們研究學習三星的一個難得讀本。
三星崛起之術
在學習借鑒李健熙的“新經營”管理哲學之前,我們有必要重溫三星創始人李秉哲的管理哲學。李秉哲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的創業四原則:第一,必須敏銳地洞察時代的動向;第二,必須抑制貪心,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去經營企業;第三,必須絕對避免投機心理;第四,辦企業要有多種準備,當上策受挫或失敗時,你要果斷地放棄上策,毅然采取中策或下策,做到有備無患。如果沒有李秉哲四原則打下的堅實基礎,李健熙的新經營活動就會是無本之末,更不用說成功了。
李健熙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便是“在三星,只有老婆不能變,一切都要變”,三星的企業精神也隨之調整為“與顧客同在,向世界挑戰,創造未來”。李健熙的“變”就是“學”,他認為三星的病癥就是“韓國國內第一”的自滿心態,“別以為自己是韓國第一而感到自滿。勝過國內的公司并不是真正的勝利。我最痛恨這種自傲、自滿的心態。我們今天與世界一流水準之間的落差,就是過去10年來不求上進的證據。”
三星選擇標桿,學習它們最擅長的一部分,在學習模仿標桿中“變”強自己,向SONY學習經營哲學、向3M學習商業哲學、向本田和NCR學習采購與調配、向惠普和飛利浦學習生產作業管理、向西屋和施樂學習質量管理、向微軟和海倫學習營銷、向IBM和寶潔學習銷售管理、向麥當勞學習行動標準手冊、向Nordstrom百貨公司學習顧客服務……然后以標桿模式超越標桿,在Bada手機系統隕落后,三星目前正在聯合英特爾和多家電信運營商加緊開發開源移動操作系統Tizen,欲以蘋果模式完成對蘋果的超越。
將傳統“儒家倫理”和現代“合理經營理念”融合,學習可以學習的,堅持已經融入民族血液的傳統。在華麗的三星背后,依然有著諸多東方式的“神秘”:家族董事長“獨裁”的決策模式、定期的高層淘汰機制、堅持三星自己的SSAT考試從畢業生中招聘人才、重視思想教育的軍事化管理、倡導內部婚姻、韓劇主角使用三星產品的文化營銷、偏執的技術崇拜、迷信的品牌溢價、獨特的競爭對手和供應商雙重角色……
學習三星之道
中國人是善于學習的,在渴望成就世界級偉大企業的當下,更是如此,哪個企業紅得發紫的時候,就是中國學習討論高潮的時候。近年來三星的持續成功,特別是三星大戰蘋果確有超越之勢的當下,中國又掀起了新一輪學習三星的熱潮,更有中國著名企業 家說“中國企業只能學三星而不是蘋果”。那么,我們該怎樣學習三星,該學習三星什么,“中國的三星”在哪里呢?
由于中國是一個很大的經濟體,獨特的經濟結構和市場結構讓大部分企業都選擇以自己生產自己的品牌為主要業務。中國目前還缺乏喬布斯這樣的創新奇才,幾乎還沒有人敢去學蘋果只專注于品牌、技術和設計,更多的還是只能靠綜合的競爭力去和對手競爭。三星從面板、半導體、到材料、到組裝,再到品牌市場推廣,持有整個產業鏈,便成了很多中國企業學習模仿的首選。這種分析是有道理的,但仍然屬于有術無道,只看到了支持三星成功的表象經驗,而沒有抓住本質。這種有術無道的學習,不但不可能成就“中國的三星”,還會進一步加大學習企業的失敗風險,只需一個關鍵環節出現問題,就會滿盤皆輸。
三星的成功不是突然的成功,能在風云變幻、沉浮不定的經濟全球化時代不斷成長,一定不是偶然的,它的成功因素也必然是復雜的,不是一本書、兩本書就能完全“揭秘”的。無論是我們早已總結出的“強大的技術研發及整合能力”、“領先的工業設計”、“卓越的品牌運作”、“完整的產業鏈”及“前瞻性產業布局”五大“秘訣”,還是《為什么是三星?》一書的作者們念叨不已的“實業報國、人才第一、合理追求,以及危機意識、思路轉換、事業觀念、經營戰略性機遇、重視技術、崇尚人才、采購藝術、自律經驗和集團共同體意識等”,實事求是地說,這些仍然是一些永遠正確和空洞的常識,不可能幫助中國企業實現超越。
能夠戰勝自己的唯有自己,要超越對手必先超越自己。在術的層面,比較好接受,比較好學,但沒有道,這種學習就注定只是蜻蜓點水,說說而已,試試而已。《為什么是三星?》一書最大的價值,不是它揭示的“表象經驗”,而是它對三星歷史稍顯冗長的敘述。通過對三星歷史的系統回顧,讓我們自己勾勒三星成功的特質:三星總體來說就是跟隨制勝,幾乎所有產業都不是喝“頭道湯”,但也幾乎沒有落后過,在從實際出發學習對手中完成對對手的超越。
“做中國的三星”、“做中國的索尼”、“做中國的蘋果”、“做中國的微軟”、“做中國的IBM”……這樣激動人心的口號,我們并不陌生,問題是一陣喧囂之后,卻沒有一個真正做成了。根結就在于,我們的學習過于功利,過于浮躁,過于追求短期效果,過于追求模仿,有術無道,術也難以堅持,根本沒有完成對自己的超越,怎么可能超越對手呢?學習三星,不妨像三星一樣,先做永遠的小學生,將每一個細節落到實處,不要期望成為中國的XX,一步步去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