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唯一入選上海世博會的鄉村實踐案例,寧波滕頭案例在展示“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場景的同時,也向世人呈現了中國鄉村未來理想的發展模式。2007年,滕頭村獲得聯合國首批“世界十佳和諧鄉村”榮譽。(新華網)
世博會不僅給現有的城市如何發展帶來了現代的、生態的、環保的多元化理念,也展示出了新興城市的輪廓,那就是以鄉村為基礎的城市。中國有寧波滕頭案例,讓人領略屋頂長樹、屋邊繞竹、園內種稻,與大自然親密融合的鄉村建筑。瑞士館設計的坐著纜車體驗“從城市到鄉村”之旅,表現出對鄉村世界的追求。新加坡展示的空中花園,就是綠色鄉村的縮影。英國館巨大蒲公英的獨特外觀就是鄉村的一種召喚,特別是“種子圣殿”更具鄉村的誘惑。其實,低碳理念也罷,生態發展也罷,都包含著自然、綠色、環保、和諧的鄉村元素。
擁擠、污染、單一讓現在的許多城市飽受其害。上海世博會所展示的未來城市,無一不追求增加自然、生態、環保、低碳等鄉村元素。鄉村的自然環境、生活環境受到追捧,這對我們正在進行的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無不有啟發。加快城鎮化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如果把城鎮化的目標定位在鄉村城市建設的理念上,就會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讓更多的農民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城鄉一體化。從而少走彎路,節約建設成本,拓寬統籌城鄉發展的路子。
舉一個例子。汶川大地震后,由澳門出資援建的四川廣元市利州區工農鎮千佛村、小巖村,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家家獨門獨院,兩樓或三樓一底,造型各異,外貌風格一致。院與院水泥路相連,配以綠蔭走廊,空閑處栽有花木。每個村在公共場地都設置有健身器材,還有圖書、電子閱讀室,醫務室,小型超市。仿佛就是城市的一個小區,是城市公園的一角,村民和城里人的生活沒有區別,甚至優于城市生活。如果放在正在打造的中心集鎮位置上來看,活脫脫就是一個鄉村城市的縮影。在四川汶川地震災區,不少重新規劃建設的新村,在援建省市的幫助下,都注入了城市建設的理念。象上海世博會寧波滕頭案例展示的那種“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場景可以說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四川汶川地震災區災后兩年恢復重建,起點高,科技含量高。災區面貌,特別是農村災區的面貌煥然一新,很多人給予了這樣的評價,許多鄉村至少提前發展了50年,甚至一百年。那么,正在進行的新村建設,正在進行的城鎮化建設,能不能以此作為參考,集中財力、物力、人力,象建設城市一樣建設新村、城鎮,加快鄉村城市化的步伐。一些地方在新村建設中,在統籌城鄉發展的過程中,不注重科學規劃,不注重科學布局,不注重配套設施,沒有和城市建設理念掛鉤。把建好新房子、修好通村路、抓好產業發展、增加了收入就以為是統籌城鄉了。殊不知,這是片面的理解統籌城鄉,片面的理解城鎮化,反而放慢了城市化的進程,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和時間浪費。
但愿上海世博會是催化劑,希望我們的“鄉村城市”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