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媒體大量報道了底特律人口大量遷出、政府瀕臨破產的情況,甚至有些媒體用“鬼城”來形容如今的底特律。事實上,底特律危機由來已久,是幾十年城市產業結構單一、就業人口不斷外遷的必然結果,已經成為了全球化導致城市衰退的經典案例。
全球化是底特律城市衰退的根本原因
作為全球最著名的“汽車之城”,底特律一度是美國最繁榮的制造業中心。美國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總部均坐落在這座城市。底特律在上世紀40年代城市規模達到頂峰,人口多達180萬人,排名全美第四大城市。到2012年,底特律人口跌至71萬人,在全美城市排名中名列第18名。鼎盛時期的絕大部分汽車工廠都已遷到世界各地,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城市已陸續失去了20萬個就業機會。以汽車制造業聞名的底特律,現在僅剩兩條高度自動化的裝配生產線,就業人口不到1萬人。
底特律的制造業的轉移并非偶然。全球化所帶來的影響不是城市所能控制的。隨著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的國際產業分工開始,制造業企業為進一步節約成本、追求利潤,逐漸把制造業基地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以底特律為代表的美國工業城市,由于無法同其他國家的低成本、高效率制造業競爭,制造業企業逐漸遷往墨西哥甚至中國的城市,從而導致底特律的制造業就業機會急劇下降,城市稅收持續降低,最終使底特律市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接著,引發城市安全問題,城市基礎設施破敗,居住生活質量下降,又促使更多的居民搬出底特律市區。
因此,在底特律實現城市轉型的過程中,全球化所帶來的制造業轉移進而引發的城市衰退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底特律這座城市沒有充分做好迎接全球化時代產業轉型的準備,固步自封,導致城市財政危機。2013年3月14日,底特律被密西根州政府接管,被《福布斯》評為2013年美國最悲慘的城市。
底特律的主要城市問題到底在哪里
制造業轉移引發城市危機的城市不止是底特律,幾乎所有以制造業為主導產業的西方城市都經歷了產業轉型之痛,如美國的匹茲堡、英國的謝菲爾德、德國的魯爾工業區等。經過長期的努力,目前這些城市大都已經成功轉型。
底特律與周邊的市郡共同構成了大底特律都市區。從大底特律都市區來看,底特律市周邊地區仍然是全美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美國汽車設計、銷售、以及企業后臺服務的重要基地,容納了近500萬以中產階級為主的居住人口,充滿生機和活力。底特律市區的近一半就業人口也在這些地區工作。就底特律市區看,城市核心地區同樣是充滿就業和活力的地區,通用汽車全球總部所在地區仍是大底特律都市區的三大就業中心之一。底特律的城市衰敗主要出現在城市核心區以外地區,尤其是以制造業為主的老舊工業區。
隨著制造業的轉移,市區以制造業為主的就業人口急劇減少,而城市周邊地區以研發為主的就業機會逐步增加,這樣就造成了這座城市的“空心化”。底特律之所以沒有能夠及時完成城市轉型,除了深層次的種族問題和強大的工會迫使中產階級和企業遷出外,龐大的城市規模和市政設施也使得城市政府無力招架。一個為180萬居民提供基礎設施配套服務的城市骨架要縮減成為一個為70萬人提供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談何容易。因此,從城市規劃專業角度看,底特律的城市問題是結構性的。底特律市政府真正面臨的城市問題是如何集中財力為這70萬居民提供一個高效的、可持續的城市發展前景,而不是將資金分散投入到全市各個地區,盤活整座城市。把一個大城市建成區規劃成一個小城市,盡量縮小城市基礎設施的負荷是底特律政府的主要任務。其次才是如何再利用城市中近20平方英里閑置土地。最后才是住房問題,底特律總共有37.5萬套住房,其中33.6萬套有人居住,3.9萬套住房空置。顯而易見,底特律市的非重點規劃建設地區將不再有政府持續投入,而是要交給市場運作。缺乏政府的資金支持和基礎設施配套,空置地區的房地產幾乎沒有什么價值,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看到美國房地產機構售賣城市衰敗地區“1美元1套房”的原因了。
“底特律未來城”規劃開啟城市轉型
為積極應對城市萎縮,重樹市民信心,底特律政府于2013年1月公布了一份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底特律未來城(Detroit Future City)。該戰略規劃編制歷時2年多,征求了大部分城市居民的意見,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總體規劃,更是引領底特律人重建城市的指南。該規劃的總體戰略是把資源集中整合起來,選定幾個目標區域,集中投資在人口密集地區,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形成就業中心,吸引人來工作和就業。
依照未來城規劃,到2030年,底特律人口將穩定在60—80萬人口,穩居美國前20名。實現初步產業轉型后,城市就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從現在的1/4增長到1/2。就業的主要經濟增長點包括:教育和醫藥產業;數字和創意產業;制造業(傳統制造業和新技術);地方企業。從空間布局來看,規劃了1條以城市核心區為主要地區的就業走廊和7個就業集中區。
空間策略方面,規劃將城市人口減少看作實現城市空間轉型的機遇。未來底特律仍以各類產業為主導,配有一流的大學和醫院,加上豐富的土地(再利用)資源,實現一個現代的、高效的、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模式指日可待。具體實施策略包括:
·政府集中投入高密度建成區,改善市政條件和居住環境
·重新評估土地價值,將閑置土地轉換成城市固定資產
·將大批閑置土地轉變為綠色社區,增加城市的景觀價值和居住品質
·將較大的棄置地塊和城市道路規劃為公共空間網絡,供居民休憩和娛樂
底特律未來城規劃得到了全社會的支持。從2008年—2011年,美國10個基金會累計投資4.22億美元,修建了城市輕軌和景觀步行系統。基金會還計劃繼續提供1.5億美元用于發展戰略的實施。
美國政府的相關資料表明,隨著以汽車業為代表的制造業在美國的回歸,到2020年美國將在這一領域增加250—500萬個就業崗位。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底特律人會重拾信心,勇敢面對城市轉型。
對中國城市的啟示
在新中國的城市發展過程中,一大批工礦城市和老工業基地的轉型同樣經歷了和底特律一樣的城市危機,城市下崗職工再就業也一度成為城市的核心問題。與底特律不同的是,由于中國城市政府可以在國家體系中得到支持,中國人也沒有遷居的傳統,因此不會出現城市人口驟然減少而導致城市衰敗的現象。但底特律城市危機畢竟給世人敲響了警鐘,大規模空城將導致城市政府破產。
啟示一 資源型城市要提前做城市轉型的準備
我國目前資源型城市還很多,資源型城市主要依靠不可再生資源,以單一產業完成城市化和城市發展。一旦資源耗盡或產業形勢產生波動,就會對城市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從國際資源型城市轉型經驗來看,城市轉型應由政府主導,有計劃、分步驟地制定詳細目標,鼓勵產業多元化,適當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城市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
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城市空間結構也是隨之進行調整。城市從單一中心向多中心結構發展的內在動因是產業的多元化。紐約、倫敦、北京等世界級城市的產業結構越來越趨向于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而制造業更會集中在地區級的大城市。因此,資源型城市的轉型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產業多元化的路徑。
啟示二 防止城市新區規模過大、速度過快
底特律被稱為“鬼城”指部分城區空置房比例過大,逐漸衰敗。而中國城市稱作“鬼城”往往指城市新區。由于城市新區開發規模過大、速度過快、城市功能單一而造成的供遠遠大于求而導致的地廣樓空的現象。底特律出現“鬼城”的原因是由于稅收持續減少而引發的政府財政赤字,居民被迫遷出,導致城市衰敗。中國城市“鬼城”大多出現在城市新區,形成原因是城市政府過分依賴土地財政,過度出讓土地,基礎設施和市政配套跟不上,居民不愿遷入導致大批量空置房的出現。
解決底特律的問題靠豐富產業類型,提高就業密度,改善居住質量。最終是“鬼城”地區的環境和設施得到改善,實現房地產價值的提升。而解決中國城市“鬼城”問題的核心在于合理確定城市新區規模、產業布局和發展時序,切忌盲目發展。目前,我國沿海地區產業正有步驟地向中西部地區城市轉移,在中西部地區出現了超大規模的城市新區、產業集中區。這些新區的用地規模小則上百平方公里,大到幾百平方公里,很難在近期形成高效的城市形態。如果不控制好建設時序,在全國范圍內出現“鬼城”的可能性極大。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城市越來越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同時,城市發展有其內在的規律。城市問題是長期形成的,解決城市問題同樣需要一個持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