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和工業化就像一個人的兩條腿,二者相輔相成。然而,目前我國出現了“工業化超前,城鎮化落后”的現象。衡量工業化的水平,關鍵指標是“工業化率”,也就是工業增加值占經濟總量的比例;衡量城鎮化的指標就是“城鎮化率”,即城市人口占全體人口的比例。由于工業活動總要“投影”到人口的空間分布上,所以在經驗上,以上兩個“率”可以作統計上的比較。
目前,我國工業化指數(即工業化率)是47%,城市化率約為52%。乍一看,這兩個數字吻合得很好。但事實是,全球平均工業化指數大概是26%,發達國家更低,甚至在20%以內,而他們的城鎮化率多在70%以上。統計數據代表了空間布局的未來趨勢,這個趨勢是,我們一定會往城鎮化率提高的方向走。
城鎮化滯后,是因為我們過去的體制不允許人們自由地湊到一起去,妨礙了城鎮化這個潛在趨勢的出現。現在,這一趨勢擋不住了。過去30多年的改革就是30多年的流動,社會被激活了。現在每逢過年,22億人次在路上,這在人類文明史上都是沒聽說過的。再過30年,中國人還這樣“兵荒馬亂”似地跑來跑去嗎?他總得落腳在什么地方。
城鎮化首先是人的問題,而不是物理外觀的城鎮。如果沒有相應關系的調整,就不可能有一個健康的城鎮化。城鎮化要允許人的流動遷徙,允許企業把總部放這里,也可以放在那里。這個自由越大,城鎮化就越能健康地發展。
過去,在工業化階段,中國走得比較急。當時我們什么也沒有,一看發達國家有,我們就開始布局。在上海,紡織廠從一棉到二十一棉,很快“一”字排開,看起來很對,但時間一長,糟了,因為有些地方搞紡織,會比上海好得多。這樣,紡織廠就變成了包袱。過去搞了很多類似的國家定點工廠,后來都不了了之。
工業化的教訓至少有一點要吸取:政府是鏗鏘有力的,政府也有很大的信心優勢,有高質量的官員和專家系統為其服務,可以把發達國家走過的路,包括正路、彎路都看明白。但是,政府來主導這個過程時,總有一些事情是不可預見的,一旦出現錯誤,會造成很大浪費。
事實上,在城鎮化的過程中,這種浪費已經開始顯現。
過去20年間,進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人口大概占到了總流動人口的45%,很多大城市不堪重負,即便戶口不開放,人還來啊。與此同時,很多縣城和新興開發區擁有很寬的車道,各式各樣的地標性建筑,但是沒有人氣。
討論城鎮化一定要知道一點:城鎮化是有客觀規律的,它不以學者的意志為轉移,也不以官員的意志為轉移,人往哪兒流動是有道理的,我們還是要有一點敬畏之心。
我們的行政系統是比較硬的,處長上面是副局長,副局長上面是局長,城市也是有級別的。但不管怎樣,我覺得首先得學習。因為人口往哪兒流動,公司往哪兒搬,項目往哪兒擺,他們到底聚到哪里,這是很大的一門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