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政府應徹底摒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放下對經濟增速的盲目崇拜,加快經濟發展轉型
最近的鎘大米問題再次凸顯了土壤污染的嚴重性,生態危機再一次活生生地擺在人們面前。在危機面前,單一的經濟增長指標顯得蒼白無力,建設美麗中國需要找到經濟與生態之間的微妙平衡。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工業化日新月異,然而不少地方為追求經濟增長而犧牲生態環境的現象較為突出,積累了諸多問題。從北京等地的持續霧霾天氣,到網友懸賞環保局局長下河游泳,到多起工業項目引起的涉環境群體事件,再到大米鎘超標事件,在部分輿論中一時形成“無環境不熱點”的態勢。
片面追求經濟增長會導致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破壞生態環境,危及群眾的身心健康,而要治理環境問題也往往需要高昂成本。江西贛州的稀土開采始于上世紀70年代,一度使用的池浸工藝被稱為“搬山運動”,不僅破壞了山體植被,還污染了水源。據初步測算,這里的礦山環境恢復性治理費用高達380億元。
正如古語所言,欲速則不達。中國政府在治理環境污染、尋求發展與生態平衡的問題上態度堅決。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第六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湖南株洲市在環境治理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該市的清水塘工業區,是國家“一五”、“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以有色冶煉、化工、建材、火力發電等重化工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歷經50余年的沉積,對周邊的水體、土壤和空氣都造成較為嚴重的污染,該區一直是株洲市環境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
幾年來,株洲市頂住GDP和財政收入的巨大壓力,果斷關停和搬遷了一大批污染企業,提高新項目的準入門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并加大對污染源的監管力度,建設天更藍、水更清的生態宜居城市。
城市環境的改善不僅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也提升了城市的軟實力。株洲的實踐表明,污染治理并非不可為,而是可以大有作為,關鍵是態度,是政府、企業和公眾的態度。
在生態危機面前,經濟發展速度不是一切。各級政府應徹底摒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放下對經濟增速的盲目崇拜,加快經濟發展轉型,真正把環境保護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決策上來,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