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一家經營白酒業務的公司為解堵實行“朝十晚六”錯峰上下班,此舉引起眾多上班族艷羨。(中國新聞網)
在治堵妙方中,“錯峰”無疑是個熱詞。一方面,它沒有虛耗更多公共資源,不會增加民眾或財政的負擔;另一方面,適時調整出行量的“峰谷”,也利于民眾在工作時間錯時享受便捷的公共服務。
從交通工程理論上來說,所謂的錯峰其實是一種“平峰”的手段。有消息說,濟南市區推行錯峰上下班工作制度后,主要道路機動車、非機動車減少了約30%以上,相當于節約十多億元的道路建設投入。這些固然是錯峰政策的益處,但我們在考量制度收益的時候,不能忽略兩個要素:一是前提,二是成本。一者,錯峰上下班要能真正“平峰”,需要在實施前統籌安排,如果各自為政,你玩你的“朝九晚五”、他玩他的“朝十晚六”,要么是錯時后“撞車”,要么是錯而無序。二者,從錯時的成本來看,需要城市部門在配套措施上予以跟進。譬如城市公交系統一般都會根據峰谷情況安排運營密集度,推遲下班后,衣食住行等層面能否無縫對接?
更重要的還是以下兩個問題:一是錯峰政策是否需要征詢民意?大規模的錯峰安排,事關民生,亟待聽證商榷。二是錯峰的效果本質上還是取決于城市交通的飽和度,一旦城市滿城“超載”,再精明的錯峰恐怕也是回天乏術。以北京為例,根據北京市交管局的數字,截至今年4月15日,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422.4萬輛。此前錯峰上下班涉及到的人群,主要是北京市屬各單位的公務員等81萬人,這些人未必人人有車,即使人人有車,也才81萬輛,相較于龐大的總量,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錯峰上下班,確實很有歷史,譬如德國一些大城市早在7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實施錯峰上下班制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外機動車保有量雖大,但使用量小,這與其較為完善的公共交通設施和公民自覺的環保意識等大有干系。錯峰畢竟是治標之計,擁堵問題的出路,還得在“增量”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