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區建立30周年及福田建區20周年這個重要節點上,在爭當率先轉變發展方式標兵區,建設產業高端、管理法治、服務完善、平安和諧的現代化國際化中心城區的定位面前,城中村如何抓住機遇謀求可持續發展?
上周,福田區召開重大事項議事會,邀請專家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為城中村轉型升級出謀劃策。大家一致認為,城中村必須加快推進“雙升雙富”工程,即產業升級、環境提升,富口袋、富腦袋,向產業要價值,向環境要空間,引入現代企業管理機制,拿出培養提升新生二代和外來二代培養技能、素質的措施,引導其創新創業,才能擺脫發展中的困局。
企社分離引入現代公司治理
很多股份公司董事長反映,農村城市化后,城中村還承擔了社會管理職能,既加重了公司經濟負擔,也分散了大量精力,使公司無法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作。
市社科院教授、市決咨委委員楊立勛連舉上海、杭州、寧波、蘇州4個村的例子來證實上述觀點。比如杭州蕭山區航民村,年工業產值60億、人均稅收15萬,其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引入現代法人治理結構,實現集體股份公司上市,福田許多城中村也有條件做到這一點。
“如果城中村跟不上城市發展步伐,深圳就會成為二元化的城市。城中村改造應該有形和無形結合,實現企社分離。此基礎上,從依賴物業租賃向多元化經濟轉變,淡化地緣、血緣紐帶開放性發展,同時,還要讓股權、村民、房產等全部流動起來。”楊立勛觀點鮮明。
區貿工局局長張尊眾也認為,目前股份公司股東基本上都是村民,較少關心企業的經營發展。因此,逐步向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轉變,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勢在必行。
區民政局局長陳亞凱表示,目前“企社分離”已經開始,政府將按照“成熟一個分離一個”原則,在政府逐步全額資助后再有序推進,并制定相應的標準規定。這樣既能保證社會管理平安和諧,又能理順社區管理體制,讓股份公司集中精力發展經濟。
一村一特色差異化競爭
在深圳高職院經濟學院院長、市決咨委委員查振祥看來,福田城中村地理優勢、資金優勢和政策優勢突出。因此,各城中村一定要延伸產業鏈,實現“一村一特色”,打造CBD及環CBD高端產業帶及服務配套基地等,形成“1+15”發展模式,完成產業的升級。
區財政局局長李健盛認為,應將股份公司的城市規劃和產業規劃納入市區整體規劃中“一盤棋”統籌考慮。同時,按照“一村一特色”的原則,各股份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特色發展低碳經濟、指數經濟、網絡經濟、創意經濟、中介經濟等,從單一的種樓轉變為種業,實現差異化、多樣化發展。
“對我來說,這次會議是一次頭腦風暴,我深深感受到了福田城中村轉型升級的決心和力度。我非常支持‘一村一特色’的定位,但在特色園區建成后,應更加注重公共技術檢測、中小企業創業板等平臺引入的后續支持。”市科工貿信委規劃發展處處長宋兵強調說。
區發改局局長馮流看則建議,有條件的股份公司應充分利用資金、信息等優勢,跳出區域發展的傳統思維模式,積極向外擴張,不斷拓展轄區外投資合作行業的新領域、新途徑,創造多贏局面,石廈股份公司就已成功先行先試。
提升環境建設活力社區
“城中村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的不到位,使其成為城市建設的‘洼地’,環境提升迫在眉睫,這不僅僅是空間規劃和物質水平的提升,更是城中村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市城市更新辦公室主任徐榮指出。
事實上,以市容提升行動為契機,福田新一輪城中村環境綜合整治正在進行,沙嘴、上沙、下沙、新洲、上梅林、石廈等通過“穿衣戴帽”和環境綜合整治,大大改善了社區環境和形象。區城管局局長胡敬東介紹,該區正多管齊下提升城中村環境和形象,創新管理服務模式,城中村市政管理部門和相關物業公司加掛環境衛生和市容秩序督察隊的牌子,共同維護城中村的環衛水平和環境秩序。
對此,各股份公司積極性很高。沙嘴就打算通過舊村改造、綠化隔斷、燈光亮化等手段,打造“綠色低碳步行村”;沙尾計劃建人工湖、文化廣場及休閑公園等,并以茶藝文化為主題,打造集茶文化、本土傳統文化特色的人文生態景觀;崗廈提出,要將優良的人文生態環境作為依托,引入低碳生活工程。
“產業升級和環境提升相輔相成,政府應有長遠眼光進行全面規劃,并出臺政策組合推動轉變。說不定若干年后,城中村的形態可能已經不存在,而是被‘財富高地’、‘活力社區’所代替。”市委黨校副校長、市決咨委委員譚剛表示。
不拘一格引進外來人才
激烈的討論中,專家們幾乎都注意到一個共性問題,那就是富了口袋之后還要富腦袋,城中村的后續發展才能積聚新動力:一方面,如何培養新生二代和外來二代的就業創業能力,當好接班人;另一方面,如何不拘一格吸引外來人才進入股份公司,提升管理水平。
專家認為,城中村改造不僅僅是一次產業和環境的提升,更是一次觀念革命和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許多股份公司已意識到人才培養和儲備的重要性。比如,皇崗股份公司在2007年完成換屆改選時,董事會成員平均年齡僅33歲,各部門經理全部擁有大專以上文憑,且30%以上有海外留學經歷。
區人事局局長王曉彬表示,政府將加大引才引智扶持力度,一方面,幫助集體股份公司引進發展急需的經營管理類高素質人才或職業經理人。另一方面,幫助落戶城中村產業園的企業引進創新型科研和管理類的高端人才。同時,在集體股份公司建立大學生實習基地,為公司發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儲備。
區勞動局局長楊子鋒透露,該區正在開展“啟航計劃”,以促進集體股份公司青年創業就業。迄今已舉辦了15場“職業培訓與創業培訓推介服務活動”,提供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等61個培訓項目,促成25名青年走上創業之路,158名青年參加技能培訓。
此外,區里將圍繞政策咨詢、創業培訓、專家評析、項目推介、創業孵化、融資服務、開業指導和后續服務等方面,形成“八位一體”的幫扶體系。重點通過建立和完善“一站式”服務制度,勞動、工商、稅務等部門定期現場辦公;組建股份公司青年創業輔導專家團隊,對有創業意愿和能力的青年“一對一”創業幫扶,降低青年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區技能培訓創業園區開辟“綠色通道”,優先吸納股份公司青年創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