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北京海淀區華清嘉園,一間37平方米的學區房叫價350萬元,震驚各路網友,紛紛冠名此地為“宇宙中心”。輿論壓力之下,賣房人撤下房屋信息,連喊“不賣了”。然而,一周后,38平方米350萬總價的天價房再次忍不住現身。而中介告訴記者,這根本不算什么,另外一所小學的學區房早已超出了每平方米10萬元的底價。(5月16日《廣州日報》)
一平方米動輒10萬元的天價學區房,足以讓人瞠目結舌、談“房”色變了。本來,居高不下的房地產市場早已讓人焦灼不堪,如今,天價學區房猶如脫韁野馬般聛睨眾生,不知會有多少家庭,或深思熟慮后望而卻步,或不假思索的慷慨赴“房”。而天價學區房之所以會攪得眾生難安,完全因了其背后的附加值——優質教育資源。
在絕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下,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趨之若鶩、望眼欲穿。雖然各地也曾在努力均衡教育資源,但教育資源強弱不均的格局,并未得到徹底改觀。特別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投入上有意無意的“偏袒名校”,使得這種不均衡愈益分化。而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現實語境里,家長們固執而又不約而同的認為,選擇優質教育資源,往往意味著成才的幾率會隨之水漲船高。
哪怕只是為了一點無法預知,甚至是一廂情愿的期望值,也會“唆使”中國的父母們前赴后繼,不遺余力的把孩子送到擁有優質資源的學校。天價學區房應運而生,可憐天下父母心。
當然,在市場經濟行為中,商品的供求關系決定了商品的價格。在學區房資源有限,需求強勁的市場環境下,畸高的天價學區房節節攀升。然而供需的失衡,只會使學區房的價格,只有更高,沒有最高。
面對天價學區房,猶豫不決可能后悔不迭,義無反顧很可能是鋌而走險。可是,為了孩子明天,再大風險也要無所畏懼,這也使得天價學區房陷入炙手可熱的惡性循環。
可是,與其說家長對學區房焦慮,不如說是家長對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恐慌。東、西部城市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已是不爭的事實。而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既有違基本的教育公平,也很可能演化成富人的游戲,權貴的特權。教育公平不存,社會公平焉附?
因此,當務之急,社會決策者應當統籌均衡教育資源,既給畸高不下的學區熱降降溫,讓學區房市場回歸理性;也讓家長心無旁騖、心安理得的送孩子上學,讓教育托得起公平與夢想。但愿,“宇宙中心”只是既往的、不堪回首的笑談與調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