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20日,第八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將在鄭州舉行。中博會開幕前夕,安徽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王學軍就進一步推進安徽城鎮化發展接受了記者專訪。
牢牢把握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基本取向
王學軍說,近年來,安徽省堅持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實施中心城市帶動和城鄉統籌戰略,積極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城鎮化水平持續快速提升,為加快推進具有安徽特色的新型城鎮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是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城鎮化率由2007年的38.7%提高到2012年的46.5%,年均提高1.56個百分點。二是現代城鎮體系初步形成。合肥經濟圈、皖江城市帶和皖北城鎮群競相發展,合肥、蕪湖等中心城市帶動能力明顯增強,皖南、皖西城市發展普遍提速,縣城和重點鎮建設日益加快。三是綜合承載能力顯著增強。2011年末全省城市建成區面積達1598平方公里,是2000年的1.8倍;城市人均道路和住房建筑面積、自來水普及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等大幅提升。四是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戶籍、征地制度改革持續深化,城市建設融資體系不斷完善,社會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市容衛生、社會治安等綜合治理工作有序推進,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穩步開展。
今后一個時期,安徽仍處于大有可為的黃金發展期,我們將做到:堅持以人為本,
把人的城鎮化貫徹城鎮化始終,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堅持產業支撐,把產業發展作為城鎮化的重點,形成產業集聚與城鎮布局相融合、人口與經濟相協調的格局;堅持宜居宜業,強化規劃引領,完善城鎮設施,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人居環境;堅持協調發展,把構建更加合理的城鎮體系作為重大要求,促進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
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點工作
王學軍說,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點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著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體系。堅持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基礎設施規劃及生態環保規劃等,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產業發展潛力和人口增減趨勢,合理確定城鎮控制規模,分類制定城鎮規劃建設標準,逐步形成區域性特大城市、區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布、協調發展的現代城鎮體系。
第二,著力提升產業支撐力。以深化落實產業發展政策為抓手,支持各市聚焦首位產業,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水平承接、高強度投入、高效率服務、高效益產出,促進開發園區轉型升級,圍繞產城融合,強化開發園區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功能,實現“四化同步”協調發展。
第三,著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重點抓三個方面:一是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就業能力;二是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健全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積極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三是積極創新城鄉社區建設管理模式。
第四,著力增強城鎮承載能力。強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規劃建設學校、醫院、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強化城鎮綜合服務功能,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和綠色建筑,積極發展城鎮循環經濟,創建一批低碳城市。
第五,著力推進改革創新。一是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二是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三是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正確處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突出問題
王學軍最后說,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就是妥善安置轉移的農民;衡量新型城鎮化成效的標志,就是看進城農民是否有恒業、有恒產、有恒心。為此,必須解決好三個層面的問題:
一是失地農民的穩定就業問題。失地農民如果沒有穩定的就業作保障,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補償資金的使用,漸漸會成為城鎮新的困難群體。推進新型城鎮化,不是簡單地將農民轉移到城鎮,而是要解決好就業這個根本問題,核心是他們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
二是轉移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農民變市民的一個重要標尺,就是看他們在基本公共服務上有沒有享受同城同待遇。因此我們不僅要統計有多少農民成為城鎮常住人口,更要看在居住、醫療、教育、社保等方面,進城農民是否享受同等待遇。
三是新型城鎮化進程必須循序漸進。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遵循其客觀規律,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在城鎮建設上,要注意防止“攤大餅”;在城鎮管理上,要注意預防“城市病”,確保新型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