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4-29 16:15:59
來源:恩施新聞網 作者:譚舉先
一灣靈動的碧水,映襯著一座嶄新的移民新鎮。在國家5A景區神農溪畔,有一個聞名遐邇的全國文明鄉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巴東縣沿渡河鎮。人們說,這些年集鎮的迅速崛起,得益于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
三峽工程機遇使沿渡河鎮有了脫胎換骨的經歷。一個邊陲小鎮出落得層層疊疊、風情萬種。眼下,沿渡河多種榮譽集于一身:省級旅游明星鎮、省級衛生集鎮、全省百鎮千村工程重點鎮、全州30個小城鎮建設重點窗口示范鎮、三峽旅游節點城鎮……
從高起點規劃上著筆。沿渡河鎮位于巴東縣最北端,與神農架、重慶巫山縣接壤,屬于全省邊貿口子鎮。滬蓉高速公路、三峽蓄水工程、神農溪5A國家旅游風景區等重點項目的建設為沿渡河鎮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如何讓大自然賜予的秀美山水可持續開發,實現保護與開發相得益彰?該鎮的答案是高起點規劃。
在城鎮建設中,該鎮抓住集鎮移民整體搬遷的機遇,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整體布局、梯次推進、科學規劃、特色建鎮”的發展思路,以沿渡河中心集鎮為主,輻射帶動中心村鎮建設。早在1996年,就請縣城鎮規劃設計室編制了《巴東縣沿渡河集鎮移民遷建實施規劃》,確定沿渡河中心集鎮性質以旅游業為主,建設具有沿渡河特色的小城鎮。2007年,該鎮確立了“旅游興鎮、產業富民”兩大戰略和“打造旅游名鎮、構筑經貿中心”的發展目標。隨后按照“打造旅游名鎮”的總體要求,投資35萬元,于2008年聘請武漢華中科技大學規劃設計院編制了全鎮總體規劃和城鎮建設詳規,使城鎮規劃日臻完善、科學合理。如今,該鎮初步形成了以沿渡河集鎮為中心,“雙神”線、巴巫線為重點,其他衛星小集鎮為支撐,布局較為合理的城鎮體系。規劃建設中心村8個,規劃城鎮人口0.8萬人,中心集鎮已完成建設面積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0.6萬人。鎮黨委書記黃祖貴介紹,該鎮在規劃實施過程中,堅持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個法的“四個一”做法,保持了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以提升城鎮品位入手。多年來,沿渡河鎮在“移民建鎮、旅游興鎮”發展戰略布局下,集鎮功能基本完善。沿渡河大酒店在全縣鄉鎮賓館行業中率先安裝了電梯;建成和硬化鎮區道路4條4.97公里,硬化率達100%;修建鎮區道路廣場1800平方米,人行巷道4條700米;新建集貿市場1處;建自來水蓄水池2座,蓄水量1600立方米;新建供水管網5950米,自來水普及率85%;建成面積160平方米的水沖式公廁1座;綠化鎮區0.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25%以上;修建了全州一流的衛生院,中小學校基本配套;新建的客運站已投入使用;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每戶扶持資金2萬元,對高巖小區60余戶移民戶房屋統一設計,建設土家民俗風情一條街,衛星集鎮高巖村已成為全省旅游名村。
鎮政府還投資50萬元購置了垃圾車、灑水車和垃圾桶,對生活垃圾實行袋裝后自動投放,每天定時定點清運,修建了日處理垃圾25噸和日處理污水3000噸的集鎮垃圾處理場和污水處理廠。同時,該鎮投資百萬余元制作了集鎮道路標線、栽植行道樹、安裝路燈、庭院燈等集鎮靚化美化工程。
讓城鎮的骨架擴張。在城鎮管理上,該鎮制訂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管理辦法,成立了城建監察中隊和集鎮管理辦公室,專門負責城鎮的秩序和衛生管理。對集鎮環衛實行社會化運作,讓企業參與鎮區街道的管理,嚴格實行集鎮居民門前“四包”責任制,定期檢查評比,引導居民創建衛生城鎮。對鎮區主街道和巷道實行了規范命名。圍繞爭創文明衛生城鎮目標,堅持把城鎮建設與文明創建結合起來,按照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凈化的要求,完善城建管理辦法,加強管理隊伍建設,提高城鎮居民素質,改變陳規陋習。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居民”“文明經營戶”創建活動,全方位提升城鎮的文明形象,積極營造“管理有序化、環境園林化、行為規范化”的城鎮環境,打造宜人村鎮環境,推進經濟繼續增長。
文明之花絢麗綻放,經濟繁榮相伴而生。如今,“雙神”旅游接待中心建設已完成90%的工程量,投資4624萬多元的沿渡河削落區治理工程完工后,將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積,拓展集鎮發展空間。神農溫泉度假村改造完工,投資3000萬元的文家河流域開發正緊張進行,投資近億元的三岔河養殖場建成投產,投資3000萬元的茅芋坪村玄武巖開發正式啟動,投資2409萬元的蔡家河水電站已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