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寶盛石橋由當地最有名的石匠鄧明星1985年建成,至今將近有30年的歷史。淡紅色的石橋,已風化成黑色。這是一座7拱石橋,與著名的趙州橋類似,由石頭堆砌而成。
經歷兩次強震,“橋堅強”屹立不倒,給了我們社會有益的啟示。
坊間人們常說,慢工出細活。可以說,寶盛石橋的建設正是遵循了這樣的原則。鄧明星師傅把“精益求精,不得偷工減料”作為造橋的“硬標準”。從石料的選材、切割,到堆砌,都十分講究,做到了一絲不茍。另外,橋臺的建造也“夯實”了基礎,讓寶盛石橋在地震中經受住了巨大的考驗。
應該說,我們的生活中,因為橋梁質量引發事故的新聞,屢屢拷問著我們社會敏感的神經。客觀地說,我們現在的造橋裝備和施工現代化程度,比30年前不知道要先進多少倍。30年前建成的普通石橋居然經受住了兩次強震的考驗,可我們現在用高科技手段造成的大橋,有時竟然經受不住一些小的意外事件的考驗,確實讓人汗顏。
必須承認,建筑工程因趕工期造成的質量問題已經屢見不鮮。其實,不管是真趕工期,還是用趕工期來搪塞工程中的某些“貓膩”。這些都是巨大的潛在安全隱患。拿造橋來說,必須遵循科學的規律。
事在人為。做任何事,關鍵還是要靠人,靠人的一種精神。盲目趕工期也好,在施工中以次充好、粗制濫造也罷,這些都是造橋人使命和職業精神的丟失,必須引起我們社會的高度警惕和重視。一方面,要加強造橋行業的行業規范和自律體系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強外部的監管體系建設,對不負責任的違法施工行為說“不”,并追究相關當事人的責任。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讓更多像寶盛石橋這樣的“橋堅強”涌現,讓“橋脆脆”絕跡,承載了我們社會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