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沿海一帶——湖南常德”,在湖南常德鼎城區灌溪工業園區內,身著藍色工裝的胡遠剛掰著手指,向記者描述著近些年來的上班路線圖:失去土地的他帶著淘金的夢想遠赴沿海一帶后,而今再次回到了原點常德。
幾年前,像大多數農村的年輕人一樣,盡管前景未知,但胡遠剛還是背起了行囊,加入打工序列。幸運的是,重新返鄉的胡遠剛看到眼前的灌溪早已今非昔比——林立的高樓,穿梭的車輛,閃爍的霓虹……親歷灌溪發展的胡遠剛感慨連連:“之前的灌溪一片荒蠻,連個網吧都沒有”。
回到家鄉,胡遠剛接受了鎮里舉辦的技術培訓,他很快就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產業工人。在這里,一些同樣失去土地又無其他特長的當地農民,也搖身一變,成了胡遠剛的同事。
與胡遠剛們相對應的,則是灌溪工業園區內大大小小的各類企業繁忙的景象:車來車往,機器轟鳴。
產業集聚助力經濟騰飛,以新型工業化帶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灌溪用實踐注釋著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這個被譽為“中國吊車第一鎮”的地方,也實現了二次騰飛跨越。
從農民到城鎮居民的變身
據統計,目前中國城鎮化率已過50%。但專家指出,一些地方在城鎮化過程中存在“規模式擴張”現象,既沒包含人的城鎮化的應有內涵,也沒有考慮到合適的產業支撐。
記者留意到,在本屆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都不約而同地提出:“人”才是新型城鎮化最重要的因素,而百姓只有“樂業”才能“安居”,所以新型城鎮化必須突出產業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詹純新提出,企業不應扎堆大城市,相反,成熟并且有較強帶動作用的產業應該落戶到中小城鎮,以更好地化解城鎮化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難題。
被譽為“中國吊車第一鎮”的常德鼎城區灌溪鎮,即是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公司的發軔之地。而灌溪之所以由鄉變鎮以及后來的由衰到興,自然也是源于中聯重科。
常德市鼎城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書記楊學平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浦沅從上海內遷至常德灌溪,吸納大量當地百姓進入浦沅工作,形成灌溪鎮。而浦沅于上世紀90年代從灌溪搬遷至長沙之后,這個一度繁華的小鎮難覓往日風采。2003年,中聯重科收購浦沅后,旗下的汽車起重機發展史由此謀篇,重新具備了“造血”功能的灌溪再次活了起來。
而今,中聯重科與它的配套產業群,成了這個新城鎮最引人注目的“居民”。
據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公司黨委書記騰明友介紹,工業園提供的就業發展機會,吸引了大批本地人才回流。在灌溪,2/3的企業員工均來自本地,約有9500名;其常住人口也增加到2.1萬人,他們中的7000人是在灌溪工業園入駐后新增的。
在園區上班多年的余明新,提及當前的生活狀態,臉上洋溢著幸福。他說,自己之前在全國多個城市打工,四處漂泊,一年回家的次數不過兩次。最心酸的是,每次回家年幼的兒子總是見他就哭,“以為我是陌生人”。現在,他們一家不僅其樂融融自己還可以去參加兒子的家長會了。
常德市鼎城區區長董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為6000元,但通過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發展的灌溪鎮,農民人均純收入早已突破10000元。她認為,在農民轉型為市民的過程中,經過現代工業文明熏陶的高素養產業工人,生活習俗和文明禮節潛移默化影響著附近居民,帶動了城鎮逐漸從農耕形態向現代文明的進化。
產業反哺地方財政提升公共服務
城鎮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產業集聚的同時還帶動了多方面綜合配套的快速發展。
“灌溪鎮的常住產業工人就有上萬人,以每人年消費最低1萬元人民幣計算,整個消費市場就有1億元,第三產業前景可觀。”楊學平告訴記者,產業帶來的可觀稅收,加上城鎮日益增長的內生需求,使政府有了財力和動力為百姓的基本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支撐。
擔任灌溪鎮政府負責人多年,如今擔任管委會書記的楊學平目睹灌溪一步步地壯大。在鼎城,城鎮化的內生需求正在將面積為12平方公里的灌溪擴展到48平方公里。
騰明友也認為,成熟的產業進入城鎮反哺財政,使得這些地方具備了“自我造血”功能,政府有了財力,就可以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地改善民生,為企業的長久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勞動力群體。
“2012年,中聯重科在常德市灌溪鎮的園區產值120億,創造了全鎮78.1%的工業總產值和67.4%的稅收,帶動了當地153家配套企業。”騰明友介紹。
楊學平介紹,灌溪工業園三產服務體系日益完備,規模較之前擴大了4倍,在產業及產業工人和城鎮居民的需求拉動下,由政府投資1.25億元修筑的城鎮骨干路網,將城鎮已建成的安置小區、產業工人公寓、三產服務和產業配套連接起來,鎮上甚至還開辟出兩路公交線路,現代化氣息已越來越濃,還同步解決了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問題,提高了當地人民的幸福指數。
在楊學平看來,產業集聚還帶動了土地流轉,推動了農業產業化。他分析說,由于灌溪周邊的剩余勞動力或者是年齡階段的勞動力不斷涌入到企業,成為產業工人,他們的身份也由農民變為市民,家里的田土要委托或者租賃給他人耕種,這也有利于土地流轉和農業產業化的實現。
楊學平說,當前農業產業化最大的瓶頸就是土地的局限性,一家幾畝,難以形成規模化。農業產業化最有效途徑就是要擴大規模,加強機械化程度。“灌溪模式”也證明,土地得到有效流轉后,現在灌溪已形成優質稻生產、葡萄和蔬菜種植等規模農業。
與此同時,規模生產對農業新技術開發和推廣也提供了市場需求與可能,吸引來一批農業技術人員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聚集,在加速第三產業及服務內容升級的同時,也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的步伐。據統計,2012年,該鎮完成農業總產值2.09億元,比“十五”末期增長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