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光燦爛,不是因為沒了PM2.5,而是城市的另外一個污染源——燈光熄滅了許多,昨晚20時30分至21時30分,從上海東方明珠到武漢黃鶴樓,從臺北101到香港天際100觀景臺,中國各地多個標志性建筑均熄燈一小時,共有127個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時”活動。
作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于2007年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地球一小時”倡議世界各地的個人、社區(qū)、企業(yè)和政府,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個周六熄燈一小時,表明對全球共同抵御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地球一小時”至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環(huán)保活動。
中國人喜歡過洋節(jié),除了因為新奇,恐怕還有走向世界的融入感,在環(huán)保節(jié)日上也不例外。但在今年的熱鬧之中,網(wǎng)上也有質疑的聲音,“地球一小時能省多少電?”、“共同熄燈會不會對電網(wǎng)產生危害?”、“一少部分人的狂歡”如此等等。
有如此質疑,一則說明民智已開,經過了太多的“忽悠”,中國公眾已經學會凡事先問“為什么”;二則恐怕還是因為功利之心,市場經濟嘛,凡事都要先算算成本和收益。
其實,這樣的疑問,早在2500年前就有過了。《論語》上有這么個故事:“子貢欲去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所謂“告朔之餼羊”就是每月初一供奉在太廟的羊。子貢看著每月放一只羊在廟里不能吃,覺得怪可惜的,“不如留著涮羊肉吧”。可孔子看到的卻是,雖然浪費了一只羊,卻可以讓老百姓由此而知時令,也讓臣子知道君臣之禮。
子貢后來成了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孔子則成為了“至圣先師”的圣人。這或許就是商人和圣人的區(qū)別,他們中間只隔著“一鍋涮羊肉”的距離。
其實,“熄燈一小時”就是這一只羊,有人可以覺得這只是一種“秀”,是一種浪費,能起到的現(xiàn)實作用只是對電網(wǎng)的“破壞”(已被證偽)。另一些人則認為,“熄燈一小時”其實是為了更大的環(huán)保目標,而不得不做的、有些“浪費”的儀式。
一件道德事情如果足夠高尚,做起來卻十分無趣(比如殺身成仁),肯定會應者寥寥;只有高尚且有趣,而且人人易為時,它才能成為眾人實踐的道德行為。例如,少開車多乘坐公共交通,是節(jié)能減排,是高尚的事;但在地鐵里被擠成“相片”,與吹著空調聽著歌相比,恐怕就是非常無趣的事。在黑暗的屋里開燈與否,大概與此相同。
因此,“地球一小時”之類活動的存在,就是為了給本來相對無趣的生活添加樂趣,為節(jié)能之行賦予更多歡樂的意義。讓那些黑暗之中的人,讓放棄開車去擠地鐵的人,在這場狂歡之中享受到趣味,并用“高尚”去說服自己。
社會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志愿失靈”,大概意思就是在以籌款志愿為基礎而建立的非政府組織中,由于善良的志愿者總是推己及人,想當然地以為別人都是“捧著一顆愛心”而來,忽視了從人性的角度加以引導,從而造成實際運作過程之中困難重重。
生活中總需要有浪費,去實現(xiàn)一定的儀式感,大者如外交儀式,小者如婚紗鉆戒,都是象征意義大于實際用途。但正是有了這些“浪費”的儀式,我們才能堅守相對不“劃算”的準則,才能有超出功利之心的舉動。允許“浪費”,允許小眾的狂歡,就是允許更多人加入環(huán)保的行列,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熄滅電燈后的美好,開始去關心遠在萬里之遙的南極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