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遠東最大的經濟中心,上海主要以商業的高度發達為顯著特征,在產業結構的意義上,商業才是上海作為一個大都市出現和發展的核心動力。這是一個可以復制的經濟學市場模型:國際貿易拉動了資源向上海的流動,包括生產性資源和人力資源,這就是城市化的過程。城市人口的激增,市場需求的旺盛,引發了全面的供求關系,這帶來了城市商業的全面勃興。
自晚清以來,中國東南沿海城市的市場自由交換,是一種輸入性的市場開放體系,大量的外國商業力量進入中國,拉動了中國市場資源的自由交換,上海的商業發展,也是如此。這樣的輸入性市場結構,催生出一種人口與資源的流動方式,甚至是生活的方式,比如大部分市場資源紛紛向上海流動,而上海的資源則紛紛向公共租界流動。民國初年的上海,雖然在外地人看來是一派興旺發達,但在上海本地人眼里,卻是一種商業的不規則的發展。法國漢學家白吉爾曾做過一個調查,以當時火爆的31個行業為例,其中20個行業中,有一半以上的商店,都分布在上海的公共租界的中區。這種商場的自發分布,隱含著市場的一般性目的,即商業的發展,主要是迎合當時的主流消費者。毫無疑問,當時真正具有現代商業消費能力的人群,一定是外國消費者或生活在租界并且很快適應了現代市場消費方式的中國有產階級。
這是一種企業和企業家的分布!在這種以公共租界為主要區域的商業景象之中,一大批在民國經濟史和企業史上有著重要影響力的商業企業得以產生。一方面,這是19世紀后半葉出現的傳統商業秩序,按照街道或者區域為基礎,形成一種傳統商業的組合方式,另一方面,則是現代開闊的市場交換和商業企業家的集中效應。大量致力于商業交換的企業密集分布在上海的山西路、福州路、河南路和南京路。山西路集中了上海20多個專門經營女帽的商場,福州路和河南路有36家書店,占了上海書店總數的三分之一。至于南京路,當時當地,一共有203家各種各類的商場,一條南京路,竟占到了整個上海商業總量的五分之一。到今天為止,南京路依然是上海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是上海作為一座大都市的商業標志。
只有看懂了上海灘的商業氣象,她的背后的制造業價值,才會彰顯。
對于一個后發的市場體系而言,與制造業有關的工業格局,或許最能反映出這個市場的發展特征。和商業主要集中在公共租界不同,民國初年上海的制造業則呈現一種分散分布的狀態,這既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也是上海的城市化已經足夠發達的證明。也意味著從制造業到商業,從金融業到運輸業,整個上海都深深地走進了自由市場的發展節奏之中。
這樣的變遷,是一個過程。早期,企業家們更愿意把工廠開設在虹口這樣擁擠的租界區,包括楊樹浦、小沙渡和閘北,大量的繅絲廠、紗廠、機器廠,都以這一帶為基礎。不過很快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市場的發展很快,城市的容量在增加,人口洶涌而至,制造業開始向西北邊延伸,大量的工廠開始沿著蘇州河興起,蘇州河兩岸由此成為民國時期的上海制造業最繁忙的地方之一。
在民國初年大概20年的時間內,上海的制造業格局得以形成,并由此形成了整個民國的工業格局。機械工業方面主要以造船廠為代表,整個上海一共出現了38家機器廠,其中8家造船廠是上海機械工業的主體,著名的江南造船廠和求新機器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民國制造業的翹楚。現代紡織工業經歷了短暫的對外國企業的依賴時期之后,迅速開始國產化、民族產業化。食品加工業方面,最值得分析的是面粉廠。這種現代企業完全是從民國初年開始的,日后人們非常熟知的榮氏家族,正是從面粉廠的全面建設開始,一時間成為中國最大的面粉加工業的巨頭。
關于民國時代上海的企業分布,包含著一個時代市場經濟發展的所有現代元素。其一,中國的近現代工業從這個時候開始,真正進入了專業化的發展階段,這是市場經濟體系最為重要的核心地帶,表明中國的現代市場開始構建屬于自己的產品形態,制造而不是流通,成為新興市場的主要力量。第二,當然是上海的企業分布格局促成了上海的現代都市發展。這是一個常識,市場的發展,都市的形成,一定只能依靠企業和企業家的創新與發展,在一大批優秀企業家的背后,是上海這座大都市的迅速崛起,而在上海這座大都市的體系里,無數有創新能力,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家紛紛出現。
民國經濟的黃金(1607.50,-6.30,-0.39%)時代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她催生出來的企業和企業家,如今在中國人的記憶里,甚至在如今中國人的生活中,依然如數家珍耳熟能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