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的是,面對耕地重金屬污染,以及糧食重金屬污染的現狀,相關方面已有所行動。所有的農民都能敢吃自己種植的糧食和蔬菜,吃的絕對安全也是“美麗中國”一道亮麗的風景。
3月18日下午,河南新鄉市鳳泉區大塊鎮小塊村的東風造紙廠車間里,工人們正在生產。廠外院墻下,明渠中未經處理的造紙廢水,順著麥壟流進麥田。村民們為啥要用未經處理的造紙廢水澆灌麥田?61歲的村民張老漢說,建了這家紙廠后,廠里打了4眼百米深水井,抽的都是地下水,地里原來二三十米深的灌溉井里都沒水了。因為無水澆地,一些村民無奈之下,只好用不要錢的廢水澆地,“總能打一把糧食吧”。不過,“這塊地產的糧食都賣了,我們自己不吃!”張老漢說。(3月20日《大河報》)
雖然現在不再是“自耕自食”的時代,偏遠的農村也實現了食品購買的市場經濟。但對農民們而言,不吃自己種的糧食,但總是要吃飯的,總要吃別人種的糧食——怎么保證自己買來的糧食,就是絕對安全呢?如果種植戶不敢吃自己種的糧食和蔬菜,賣饅頭的不敢吃自己做的饅頭和花卷,賣牛奶的不敢喝自己擠出來的牛奶,蓋房子的不敢住自己建造的房子……在這樣一個“自己的產品都信不過”的環境里,誰還能相信誰?
這樣說盡管有些以偏概全,因為企業不會全然失去“道德的血液”,監管部門也會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然而檢視現實不難發現,僅在糧食生產方面,如果說不達標廢水澆地是“偶發事件”的話,大面積的土壤重金屬污染,足以讓人觸目驚心。根據農業部最近幾年的典型調查和定位監測表明,目前全國耕地重金屬污染面積在16%以上,其中在大城市、工礦區周邊情況相當嚴重。國家環保部數據顯示,2009年重金屬污染事件致使4035人血鉛超標、182人鎘超標,引發32起群體性事件。
所幸的是,面對耕地重金屬污染,以及糧食重金屬污染的現狀,相關方面已有所行動。根據2011年年初國務院批復的《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重點區域鉛、汞、鉻、鎘和類金屬砷等重金屬污染物的排放比2007年削減15%,非重點區域的重點重金屬污染排放量不超過2007年的水平。由環保部牽頭制定的《全國土壤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也已進入國務院審批程序,不日將正式公布。
當然,問題的解決不能畢其功于一役。比如據測算,“十二五”期間國內土壤修復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如何在環境常態監督方面更多積極作為,如何在公共財政投入方面更多行動,考驗著相關方面的能力與智慧;與此同時,普通公眾關心的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檢測,何日列入國家糧食檢測范圍的問題,相關方面也應盡早給出答案。比如具體到新鄉市鳳泉區大塊鎮小塊村,如果有糧食流通過程中重金屬的常態檢測,被污染的糧食也就不可能進入市場;進一步說,如果造紙廠排放達標,能夠用干凈的水澆地的農民們,自然愿意吃自己種植的糧食。而當所有的農民都能敢吃自己種植的糧食和蔬菜,吃的絕對安全也是“美麗中國”一道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