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城鎮化發展“十二五”規劃》昨日亮相,提出城鎮化率每年提高0.8個百分點左右的目標,2015年達70%。
早在10年前,廣東就已經開始了第一輪城鎮化建設,當時廣東城鎮化水平僅為36.2%。2011年,廣東省城鎮化率為66.5%,10多年以來,廣東的經濟成就有目共睹。但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十二五”期間,廣東推進新一輪城鎮化進程,突出強調了區域協調發展、綠色低碳發展、節約集約發展等新思路,相關行業在新一輪的城鎮化進程中將會受益
昨日,廣東省政府官網正式公布《廣東省城鎮化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城鎮化率每年提高0.8個百分點左右的目標,2015年達70%。
區域協調帶動基建提速
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特別是廣東正處于新舊發展模式交替的關鍵時期,粵東西北地區的協調發展將是廣東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加速推進城鎮化進程,成為平衡珠三角地區與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差距的重要機遇。
《規劃》提出,粵東西北地區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化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高于全省目標0.2個百分點。據廣東統計局數字顯示,2011年,廣東省城鎮化率為66.5%,珠三角地區已超過80%,明顯落后于珠三角地區。
根據《規劃》,粵東西北地級市城區擴容提質,培育區域發展增長極。汕潮揭同城化、湛茂陽臨港經濟圈加快推進,粵北山區實現綠色崛起。對于珠江三角洲地區,則加速推進一體化進程。
加速推進城鎮化,交通基建行業先行。《規劃》稱,力爭到2015年,廣東省軌道交通里程達5000公里,建成以廣州、深圳市為主要節點,連通珠江三角洲9個地級以上市及清遠市區的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絡主骨架;公路通車總里程達20.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6800公里,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
廣東擬采取TOD(公交導向型)開發模式推進城際(市)軌道交通沿線土地綜合開發,打造一批“城市綜合體”,形成城際(市)軌道交通與城市(鎮)規劃建設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綠色低碳利好環保產業
廣東在新一輪城鎮化進程的規劃中,突出了綠色低碳理念的推廣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
《規劃》表示,到2015年,全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5%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5%以上,全省森林覆蓋率達58%以上,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以上;全省萬元GDP(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國家下達的指標以內,重點工業企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65%以上。
《規劃》要求,將低碳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要求引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系,構建與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相適應的土地利用模式及空間格局;營造生態宜居的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環境,鼓勵采用以電力和燃料電池為動力的新能源交通工具,積極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動能源和資源循環利用,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水能、核能等清潔能源,擴大清潔能源的應用比例。此外,大力推進綠色低碳住區建設。
在節約集約的思路上,廣東計劃到2015年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147.38萬公頃以內,工業用地占全省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控制在20%左右。
搭建多方融資平臺
針對新一輪城鎮化的融資需求,廣東擬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新型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
《規劃》表示,建立政府主導的城建投融資主體,對政府下達的城市建設項目計劃,依法進行融資、建設、管理及運營;建立城建投融資主體與金融機構交流合作平臺。同時,建立城市規劃實施與土地儲備相結合的聯動機制。
引導民間和社會資本參與,則是另一個重要方面。廣東將鼓勵民間資本通過直接投資、與政府合作投資、政府購買服務,以及購買地方政府債券、投資基金、股票等形式,參與城市公共服務、市政公用事業等領域的建設和運營。采用BT、BOT、TOT和PPP(政府項目與民間合作)等多種方式,加快城建項目建設。
財政政策方面,采取補助、貼息或獎勵等方式,重點支持新興產業、公用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和民生項目建設,以及建立補償與競爭性財政資金相結合的扶持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