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兌現總理關于自由遷徙的承諾上,公安部準備邁出積極的一步,將建立實施居住證制度,使長期在城市并連續居住、參加社會保險的流動人口公平公正有序落戶。這一步讓龐大的外來務工人群看到了希望,戶籍制度的堅冰第一次面臨被全面打開的可能。但怎么打開,打開的速度和寬度,依然充滿了未知數。
有序的意思我們都懂,就是得排隊,等指標。條件達標的進,沒達標的不能進,到了大城市,這樣的條件可能進一步細化為,一年給出一個總量指標,一年只解決這么多人,其他人就得等。一個年輕人,他得排多少年才能達標,這個時候他可能老了,孩子長大了,上學的問題已經經歷過、痛苦過,這個時候戶口對他來說還有什么意義?
放開中小城市落戶限制,這能解決中小城市的移民問題,但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特大城市里的人怎么辦?那不是一兩個人的問題,而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光北京就有外來人口近700萬,而且每年都在增加之中,這些人怎么辦?他們子女的讀書問題怎么解決?可以想像,諸如北京這種為擁堵問題煩心的城市會有多少落戶指標給外來務工人員。
如果這就是我們要的自由遷徙,我敢說,沒有多少人會滿意的。
在解決戶籍問題上,我們聽說過太多的理由,比如資源有限、比如城市病,就像很多城市現在正在經歷的那樣。可是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自然條件的原因,有多少是城市規劃不科學、基礎設施不完善、管理不力的問題?說北京缺水,可北京一年浪費掉的水有多少,有沒有人統計過?
何況,這種解決辦法本身就存在悖論之處,比如,上海北京很大,但城市之外也有農村也有小鎮,那么這些鎮上的戶口有沒有必要限制呢?給它一個機會,這些小鎮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衛星城,而它既不會加劇城市病,又能吸納就業人口,對城市化顯然是有好處的,那么你放不放開?
自由遷徙的重點難點在大城市上,那些中小城市,未必有大量的就業機會,也未必有好的教育條件和社會保障,以及比較好的公共基礎設施,那我去那干嘛呢?你找得到南京路上的繁華,可以在地鐵里感受迎面吹來的風嗎?你有多少機會在中小城市看一場世界級的體育比賽,聽一場頂尖的音樂會?城市是有容量的,不能指望所有的城市都像北京上海、紐約東京一樣燦爛。只要有差距就一定會有人、有產業向大城市聚集,只要對在這些城市工作生活的人區別對待,就必然會帶來很多問題。中小城市的確應該放開戶籍限制,但在打動外來人口的心上,大城市永遠具有獨特的魅力,不設法解決大城市的同城待遇問題,你聽到的依然會是滿腹的抱怨聲。
在關于城市發展的問題上,決策者不妨多了解一下別的國家是怎么解決這些問題的,比如大東京周圍居住著3600多萬人口,韓國首都首爾面積占全國1/160,卻住著這個國家四分之一的人口,他們是怎么管理這么龐大的城市的,他們的孩子難道都得回老家讀書嗎?自由的可貴在于不受限制,如果自由是一個夢想,那么那些在大城市里打拼的人的夢想也不應該被我們忽略了。沒有大城市的遷徙自由就沒有真正的自由遷徙。
假如,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是城市化必須付出的成本,那么我們應該有勇氣來下這個決心。雖然意味著更多的付出,但自由遷徙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保障公民的自由遷徙權利也是政府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