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5年將是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階段,”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張永軍2月21日表示,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臨三大挑戰,一個是“人口紅利”的減弱,一個是收入分配差距逐漸擴大,一個是體制機制創新相對滯后。
在張永軍看來,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在于促進人口城鎮化,“我門還有大量的人口在農村生活、就業,如果解決得好,把人口從農村和農業轉移出來,在勞動力供應方面,也不會對經濟造成更大的影響,與此同時,農民收入的增長也可以縮小收入差距。”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在《改革紅利》新書發布會上介紹,解決人口城鎮化的關鍵在于能不能在農民工市民化、戶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盡快取得重大進展等。
10年內保持中速增長
根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關于“中等收入陷阱”課題組的研究,在未來的十年,如果中國能夠保持8%左右的經濟增長的話,就可能在10年左右的時間跨越中等收入階段進入高收入階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在遲福林看來,釋放內需紅利是未來十年經濟增長的關鍵,遲福林給出了一組數據,到2020年,城鄉居民名義消費總量規模有望達到45萬億-50萬億元左右;加上相關的投資需求,2020年內需規模有可能接近百萬億。
也就是說,遲福林介紹,內需紅利的釋放足以支撐我國5-10年7%-8%的中速增長,而且將成為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動力,是現階段轉型改革的重點所在。
遲福林認為,能否抓住國內巨大需求釋放的最大機遇、發掘人口城鎮化的最大潛力,關鍵在于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實質性突破。
《改革紅利》一書提出未來中國5-10年的5大改革趨勢:一是進一步刺激消費,將居民最終消費率提高到60%以上;二是打破等級制城鎮管理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農民市民化、人口城鎮化;三是通過收入分配改革與基本公共服務在全國實現6億中等收入群體;四是打破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進一步深化市場化改革;五是以“放權、分權、限權”為重點,加快推進政府機構公開化。
人口城鎮化改革
鄭新立表示,目前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比例是3.2:1,勞動生產率十分低下,農民的收入很低,農民收入不增加,而靠另外一半人收入的提高,實現未來10年GDP總量和城鄉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根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關于“中等收入陷阱”課題組的研究,未來十年,中國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階段,控制收入分配差距是一個重要的保障,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階段的國家,收入差距往往控制的都比較小,后來沒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階段的國家,他們的收入差距,長期都處于比較高的一種狀態。
在遲福林看來,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促進人口城鎮化改革,能不能在農民工市民化、戶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盡快取得重大進展等。
“釋放城鎮化的內需潛力,重在解開城鄉二元方程。”遲福林說,解決此問題的關鍵就是落實農民工就業落戶政策為突破口,放開城鄉二元的戶籍限制。
遲福林建議,應在一兩年內實現中小城鎮戶籍制度全面放開,同時加大中小城鎮的財政、金融、用地等支持力度,公共資源配置要更多地向小城鎮傾斜,為小城鎮產業發展和外來人口就業定居創造條件;3~5年內實現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戶籍制度基本放開;8年內把城市戶口、農村戶口、農民“暫住證”等統一為“居住證”,實現流動人口在全國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和統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