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1
5種途徑破除“一考定終身”
征求意見稿指出我國將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克服“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完善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
征求意見稿指出,要完善中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完善初中就近免試入學的具體辦法。完善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改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方式,發揮優質普通高中和優質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名額合理分配的導向作用。規范優秀特長生錄取程序與辦法。中等職業學校實行自主招生或注冊入學。
在完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方面,征求意見稿也明確,要深化考試內容和形式改革,著重考查綜合素質和能力。
高考科目有望一年多次考
征求意見稿明確,將逐步實施高等學校分類入學考試。高等學校普通本科入學考試由全國統一組織;高等職業教育入學考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探索實行高水平大學聯考。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確定。深入推進研究生入學考試制度改革,加強創新能力考查,發揮和規范導師在選拔錄取中的作用。
要以高等學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為依據,完善國家考試科目試題庫,完善統一命題和分省命題方式,保證國家考試的科學性、導向性和規范性。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辦法,探索實行社會化考試。
“一年多次考試”如何操作?專家們認為,條件最成熟、最可能率先實施的是英語科目。“可能會像現在考托福和雅思一樣,一年有多次考試機會,考生參加招生時可以使用最好的成績。”
未來有五種途徑能上大學
征求意見稿指出,要完善招生錄取辦法,建立健全有利于專門人才、創新人才選拔的多元錄取機制。高等學校普通本科招生以統一入學考試為基本方式,結合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對特長顯著、符合學校培養要求的,依據面試或者測試結果自主錄取;高中階段全面發展、表現優異的,推薦錄取;符合條件、自愿到國家需要的行業、地區就業的,簽訂協議實行定向錄取;對在實踐崗位上作出突出貢獻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建立專門程序,破格錄取。
此外,征求意見稿還強調,要加強考試招生的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強化考試安全責任,加強誠信制度建設,堅決防范和嚴肅查處考試招生舞弊行為。
[點評] 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征求意見稿確定的多元錄取機制主要包含擇優、自主、推薦、定向、破格等五類。對這五類錄取方式,部分地區和學校進行過許多探索實驗,現在納入綱要對體制改革的設計,將成為今后積極推進的組合措施。隨著多元錄取機制的健全,教育體系將力爭不遺漏任何有成才期望和有才華的學習者。
看點2
縮小校際差距解決擇校難題
征求意見稿指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關鍵是機會公平,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責任在政府,全社會要共同促進教育公平。”
四劑“猛藥”改變“擇校風”
由教育資源不均衡引起的擇校問題一直是令人們頭痛的頑疾,征求意見稿針對這一頑疾下了幾劑猛藥。
首先是實施縣(區)域內教師和校長交流制度;
第二是改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方式,將優質普通高中和優質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發揮導向作用;
第三是義務教育階段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
第四是保證適齡兒童進入公辦校的前提下,發展民辦教育,提供選擇機會。
工資改革推動教師流動
對于教育均衡,安徽、遼寧、四川、浙江、北京等全國各地都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教師流動就是其中的一種。但輪崗是需要有制度支持的,過去那種短期的、走馬觀花式的對薄弱校的扶持,效果微乎其微。教師輪崗時間要長,要跟教師的晉級,升遷,各種發展要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施,才能有效。以前的結構工資拉大了不同學校間教師收入的差距。收入高的學校凝聚著一批高水平的老師,高水平老師就帶出一批高水平學生,這樣的學校升學率肯定比其他學校高,久而久之更加拉大了學校之間的差距。
征求意見稿中專門提到了提高教師待遇、落實教師績效工資等,這些規定為教師流動提供了制度保障。
優質生源也要均衡分配
在提出教師、校長區域內“交流”的同時,征求意見稿還提出,要均衡優質生源。專家們認為,這是一劑真正的“猛藥”。優質生源的走向,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間的差距。一所學校,好教師再多,如果沒有優質生源,也不一定能取得高升學率。這次征求意見稿提出把高中的名額“合理分配”到初中學校去,將會是個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會“一抓就靈”。目前北京市每年示范高中的“招優”計劃中,就有一部分劃撥給遠郊區初中校的名額。
[點評] 杭州天地實驗小學校長葉莎:相關措施很有針對性,學校與學校之間相互交流,名校為弱校培訓教師,有助于優質教育資源的平民化、普及化,讓屬地就學落到實處,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夠上得了好學校。
看點3
政府學校家庭共同為學生“減負”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由來已久,原因十分復雜,涉及考試制度、學校管理、用人制度、家長觀念以及傳統文化消極影響等。征求意見稿指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必須共同努力,標本兼治,綜合治理。
規劃綱要工作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說,豐富學生課外及校外活動,加強與家長的密切聯系與合作,規范辦學行為、規范補習機構和教輔市場,這樣才能有效地為中小學生減負。
征求意見稿明確,把減負落實到中小學教育全過程,率先實現小學生減負。各級政府要調整教材內容,科學設計課程難度。改革考試評價制度和學校考核辦法。規范辦學行為,建立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和學校進行排名,不得下達升學指標。規范各種社會補習機構和教輔市場。
與此同時,學校要把減負落實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給學生留下了解社會、深入思考、動手實踐的時間。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減少作業量和考試次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豐富學生課外及校外活動。嚴格執行課程方案,不得增加課時和提高難度。各種考級和競賽成績不得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與升學的依據。
征求意見稿還強調,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強與學校的合作,共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點評]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顧明遠:“減負”關鍵要對學生的負擔正確理解。造成學生負擔的原因的確與目前的考試制度有關,但與教學方式和學習內容也有很大關系。如果考試和學習的知識需要死記硬背,學生負擔就會很重。如果考試著重考察能力,學習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也不會感到負擔很重。 綜合新華社稿
其它看點
學前教育納入規劃綱要
破解城鄉“入園難”
[綱要摘錄]“基本普及學前教育。”“把發展學前教育納入城鎮、新農村建設規劃。”“積極發展公辦幼兒園,大力扶持民辦幼兒園。”“制定學前教育辦園標準和收費標準。”“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
[點評]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理事長賀樂凡:征求意見稿充分體現了加快解決“入園難”問題的決心,當前農村學前教育是難點,必須從改變農村學前教育理念和強化教學力量兩方面來改善現狀。
北京學生家長付婷婷:對發展幼兒園的重視和規范收費,這是老百姓的期盼,也是管理部門的當務之急。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
有望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
[綱要摘錄]“切實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問題。”“制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
[點評]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范先佐:這項政策對每一個進城務工人員都是一個暖心的信息。要落實好這些政策,還需制定相關措施,鼓勵城鄉中小學降低入學門檻,接納農民工子女入學,讓他們和城里孩子在各方面享有統一的權利和標準。同時,應支持社會力量創辦高水平的民工子弟學校。
逐步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制度
營造“行行出狀元”社會氛圍
[綱要摘錄]“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逐步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制度,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完善職業學校畢業生直接升學制度,拓寬畢業生繼續學習通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
[點評] 北京教科院副院長吳巖:在可預見的10年到30年內,職業教育是我國能否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貧困群體生存狀況能否好轉、社會能否保持穩定和諧的重要因素。凸顯職業教育,有利于營造“行行出狀元”的社會氛圍。
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
逐步取消高校行政級別
[綱要摘錄]“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
[點評]中國科技大學原校長朱清時:這是中國高教界渴望已久的政策,希望可以吹響中國改革號角,使高校重新回到尊重學術自由的軌道上去。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就是按照教學規律辦學,引導學校依法辦學。就好比當年的農村改革將務農自主權還給農民,高校獲得自主權必將釋放出巨大活力,培養出一代代創新人才。
教師工資不低于公務員
保障教師安心從教
[綱要摘錄]“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教師,在工資、職務職稱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完善津補貼標準,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制定教師住房優惠政策。”
[點評] 山西平順縣北耽車鄉實會小學教師王利青:原來規定的是教師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水平,現在文本里沒有“當地”的限制,這表明國家有意拉平全國老師的收入,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
在中小學設正高級職務(職稱)
激發教師積極性
[綱要摘錄]“國家制定教師資格標準,明確教師任職學歷標準和品行要求。”“建立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務(職稱)系列,在中小學設置正高級教師職務(職稱)。探索在職業院校設置正高級教師職務(職稱)。
[點評] 甘肅會寧縣太平中學(初中)教師黃志龍:在中小學設置正高級教師職務(職稱),對激發教師教學積極性有很大好處,這可以促進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養。與此同時,完善教師退出機制有利于避免一些教師在評上職稱后就不思進取,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糾正對民辦校歧視政策
鼓勵出資辦學
[綱要摘錄]“大力支持民辦教育。”“清理并糾正對民辦學校的各類歧視政策。”
[點評]黃河科技學院院長胡大白:這次對民辦教育的肯定前所未有,相信配套政策的落實將使民辦教育現狀大大改善。由于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尚未出臺配套條例,我國在2002年出臺的《民辦教育促進法》的貫徹落實情況還不徹底。民辦教師普遍在待遇方面缺乏保障、民辦高校畢業生在勞動力市場依然廣受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