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線城市是否做好接納“80后”的準備
時間:2010-03-02 09:24:19
來源:中國青年報
轉眼間,新世紀第一個十年已經過去,最早一批“80后”已進入而立之年。然而隨著大都市生活壓力的凸顯,一些“漂”在這里的“80后”精英階層也不得不考慮離開夢開始的地方。有人說:“實在撐不住了,就回家鄉吧,二、三線城市或許也是天堂。”(中新網2月28日)
受金融危機等各種因素影響,“80后”回歸二三線城市已是“舊聞”了。在去年年底甚至更早,這種現象已發生并引起過一輪輿論關注與討論。說是理性回歸、“優勝劣汰”也好,說是無奈放棄、悲情回歸也罷,“80后”回歸二三線城市,終究是一種“減壓”:如房價相對較低、生活成本下降、工作壓力減小、人情味漸濃且歸屬感增加……這種減壓,有望讓“80后”以一種更為從容、自由的姿態,面對工作和生活。
但回歸到二三線城市,“80后”真的就能得到他們夢寐以求的“天堂”般生活嗎?或不盡然。在筆者看來,這一方面取決于“80后”是否足夠優秀,能否碰到合適機遇,能否很快融入二三線城市的環境,從而謀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二三線城市是否做好了積極接納“80后”歸來的準備。
從某種程度上說,二三線城市對“80后”精英階層歸來的接納,更應以一種自覺轉型、順暢對接的姿勢出現。這些“80后”精英階層的回歸,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回他們在一線城市工作和生活中習得的那些良好習慣與秉性,如嚴謹的工作態度、公平的競爭意識、良好的城市文化,還有他們具備的技術、能力與綜合素質。這些優秀特質與秉性,能在“80后”回到二三線城市后,潛移默化地完成對所在城市的城市文化與環境的滲透,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
但如果二三線城市只是被動接受,顯然還很不夠。對回到二三線城市的“80后”而言,他們在一線城市習得的原本并不牢固的那些良好品質與秉性,往往難以形成足夠強大的影響力,從而持續地作用并滲透在新的工作與生活中。沒有掌握足夠話語權的他們,更多只是被動接受和參與。他們最先是融入、適應,然后才是改變——他們最初的理想能實現多少,也是個未知數;隨著時間推移,最初的激情與夢想是否會在二三線城市被嚴重同化、磨礪,則更難以預測。
在筆者看來,二三線城市在迎接“80后”精英階層回歸時,更應有虛懷若谷、積極接納的心態與行動。硬件方面,積極完善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為“80后”提供施展才能的舞臺。軟件方面,改變落后的用人體制,做到唯才是舉,改變落后的工作環境,做到優質高效;也要改觀陳舊的城市文化。
從一定意義上說,能否在回歸二三線城市的過程中取得自身發展的成功轉型,對“80后”是挑戰;同理,能否把握好時機,在城市發展與轉型中,積極運用好回歸“80后”及其他年輕人的向上力量,對很多二三線城市同樣是個重大抉擇。(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