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中央再出“國五條” 房價調控鎖定新建商品住房
時間:2013-02-21 04:58:52  來源:東方早報 

■ 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國五條” 釋放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力度不放 松的強烈信號

■ 會議要求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專家預計房產稅試點城市將新增5至8個

● 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除拉薩外的省會城市要按照保持房價基本穩定的原則,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建立健全穩定房價工作的考核問責制度。

● 嚴格執行商品住房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措施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要在限購區域、限購住房類型、購房資格審查等方面,按統一要求完善限購措施。其他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省級政府應要求其及時采取限購等措施。

● 配套設施要與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同步規劃、同期建設、同時交付使用。完善并嚴格執行準入退出制度,確保公平分配。2013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要把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

早報記者 王齊 周祺瑾

    樓市調控如期升級,蛇年春節后召開的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主要議題即是房地產市場調控。會議確定了五項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政策措施(下稱“國五條”)。

    新華社昨日就此發表評論稱,在樓市上漲預期愈演愈烈之時,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五項調控政策措施,再次釋放強烈信號,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力度不放松,這無疑是扭轉市場預期的及時舉措。

明確五項具體政策措施

    2月2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據新華社報道,這也是本屆政府召開的最后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五項具體政策措施:

    (一)完善穩定房價工作責任制。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除拉薩外的省會城市要按照保持房價基本穩定的原則,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建立健全穩定房價工作的考核問責制度。

    (二)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嚴格執行商品住房限購措施,已實施限購措施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要在限購區域、限購住房類型、購房資格審查等方面,按統一要求完善限購措施。其他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省級政府應要求其及時采取限購等措施。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

    (三)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應。2013年住房用地供應總量原則上不低于過去五年平均實際供應量。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項目的供地、建設和上市,盡快形成有效供應。

    (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規劃建設。全面落實2013年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470萬套、新開工630萬套的任務。配套設施要與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同步規劃、同期建設、同時交付使用。完善并嚴格執行準入退出制度,確保公平分配。2013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要把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

    (五)加強市場監管。加強商品房預售管理,嚴格執行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強化企業信用管理,嚴肅查處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推進城鎮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加強市場監測和信息發布管理。

    會議還要求,“進一步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健全房地產市場運行和監管機制,加快形成引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國五條”呈現三大亮點

    從措辭看,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基本肯定了近年來的樓市調控措施:“住房限購、差別化住房信貸和稅收、增加土地供應等綜合性政策措施,對合理引導住房需求、緩解供求矛盾、穩定房價特別是遏制一些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發揮了關鍵作用。”

    會議同時提出,中國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短期內熱點城市和中心城市住房供求緊張格局難以根本改變,“支持自住需求、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是房地產市場調控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

    通覽會議提出的五項具體政策措施,“(各地)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其他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省級政府應要求其及時采取限購等措施”、“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等表述,是其中亮點,其余多屬重申。

    有業內人士稱,此次國務院將“房價控制目標”鎖定在“新建商品住房”,針對的應該是部分城市此前在兌現房價控制目標時用保障房數據“摻水”的現象;而要求省級政府關注轄下城市房價,可能導致限購擴圍;至于“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被重申,這可能意味著試點擴圍將在今年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場盛傳的“二套房七成首付、貸款利率1.3倍”的調控新政,并未出現在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會后的新聞稿中,新聞稿僅籠統表示“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距離3月份召開的全國‘兩會’只剩一周多的時間,本屆政府任期也將滿,這種承前啟后的時刻通常不會出臺重大的政策。但因房地產調控是本屆政府對民眾的承諾,選在這個時候出臺調控政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一位不具名的消息人士表示。

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

早報記者 王齊 周祺瑾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明確提出,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繼上海和重慶后,將有更多的城市被納入房產稅試點范圍中。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怡建昨日表示,目前各個城市的房地產情況差異較大,一線城市漲幅很大,二三線則冷熱不同,有些平穩,有些出現下調。結合這次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試點范圍的情況看,政府依然把個人房產稅作為調控的手段,那些房價漲幅較大的城市,可能被納入試點的范圍。

    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杰提出,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的城市可能有兩類,一是近期房價反彈快速的;還有一些土地供應緊張的城市,需要通過征收持有稅,改變其此前靠買地帶來一次性收入的模式,開辟地方財政收入的新途徑。

    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預計,會有5-8個城市被納入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模式還是根據上海和重慶的試點版本執行,各地的人均免征稅面積和稅率有所不同。

    胡怡建也表示,從推行的版本來看,應該跳不出上海和重慶的現行版本,只是各個地方會根據當地的住房條件、房價,對免征的面積和稅率進行微調。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上海還是重慶,個人房產稅的版本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以上海版為例,現行政策是對增量房進行征收,其回避了評估的問題,房產稅暫按應稅住房市場交易價格的70%計算繳納。

    胡怡建稱,如果房產稅要長期執行,不能永遠把交易價格作為計稅依據,而是有個可行的評估體系,對房價可能出現的上漲或下跌,做出合理的評估。

    新華社2月18日曾發表文章稱,試點期間,房產稅按住房交易價格為稅基計算繳納,這更多是一種權宜之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價變動在所難免,依“舊價”繳“新稅”會越來越不合理。房產稅計稅從“交易價”轉向“現價”勢在必行,住宅現價評估技術體系還有待建立。

    該報道透露,目前武漢市房管、地稅等部門聯合探索,利用房地產估價與信息技術進行房地產稅收評估,為房產稅進一步推開創造技術條件。

    僅有技術條件還不夠,立法也需要推進。新華社2月18日的文章稱,多位專家認為,與1986年國務院頒布的房產稅暫行條例不同,目前房產稅試點征稅范圍和計稅依據都有明顯變化。而按照稅收法治原則,稅收根本要素變更必須由法律來規定,不能僅停留在地方發文階段。“現階段關于房產稅的立法還沒有全部完成,應該在基礎性環節完成后再擴大試點范圍。”

    胡怡建還提到,如果把個人房產稅作為調控的手段之一,還必須簡并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的各項稅收,減掉一部分交易環節的稅收,降低普通購房者的買房成本。事實上,在賣家強勢的情況下,增加稅收,只會令更多的成本轉嫁到購房者身上,推高房價。

    胡怡建說,房產稅改革應放在稅制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等大框架下進行,要有合理的制度設計,而不應僅僅是增加一個新的稅種。

限購“擴圍”成為調控房價長期手段

早報記者 王齊 周祺瑾

    除了房價控制目標,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重申將“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對于已實施限購措施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國五條”要求,其在限購區域、限購住房類型、購房資格審查等方面,按統一要求完善限購措施。而對于其他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國務院此番還要求省級政府“應要求其及時采取限購等措施”。有業內人士分析,此舉意味著省級政府可能會推出一些限購措施。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說:“這是從嚴的表現,體現了兩個層次的要求,一是繼續嚴格執行既有的限購政策,二是意味著限購范圍有可能擴大。”

    而事實上,在過去兩年,廣東、浙江、江蘇等地,不在“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之列的城市中,執行限購政策的也不少。當時即有業內人士猜測,可能是省級政府在調控壓力下,敦促轄下城市發力調控的反映。

    某國企開發商表示,寄希望于全國“兩會”以后放開限購政策的開發商,希望或將落空。“限購儼然已經成為調控房價的長期手段。”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說。

    21世紀不動產分析師羅寅申則認為,針對當前房價走勢,一些房價反彈幅度較大的城市,近期出臺進一步收緊現有政策的概率大增。

房價控制目標鎖定“新建商品住房”

早報記者 王齊 周祺瑾

    “國五條”有關房價控制目標的表述,有別于2011年1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的“國八條”。“國八條”中提及的“房價控制目標”,指向的是“新建住房”。

    某國企開發商解釋,過去提“房價控制目標”指的是“新建住房價格”,這是可以包括保障房的。而保障房價格低,所以均價很好控制,政府工作好做。現在提新建商品住宅控制目標,則意味著保障房的成交數據很難被計入。

    但21世紀不動產分析師羅寅申擔心,不排除部分城市的房價調控目標延續2011年時的寬松設置,導致最終公布的“控制目標”變成“漲價標準”。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2011年基本上各地級市、縣級市都出臺了房價控制目標,但“國五條”中,被要求公布房價控制目標的,只是“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除拉薩外的省會城市”。

    剛剛閉幕的地方“兩會”上,少有省市公布其“2013年的房價控制目標”,這迥異于2011年的情況。按住建部此前公布的數據,截至2011年3月31日,據各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上報匯總,全國657個城市(包括287個設區城市、370個縣級市)中,已有608個城市公布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占比為92.5%。

    “建立健全穩定房價工作的考核問責制度”這一表述的威力也有待觀察。某上市公司營銷總監透露,去年11月,區房管局領導曾打電話給他,委婉問詢項目的成交情況,是否有高價樓盤成交等。領導比較關注重點板塊中價格相對高、價格變動大的樓盤。該營銷總監提及,以前有過為了控制房價暫緩發放高價樓盤預售證的情況。

外來人員將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

早報記者 王齊 周祺瑾

    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全面落實2013年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470萬套、新開工630萬套的任務。這一數據比去年底住建部公布的2013年保障房計劃分別增加了10萬套和30萬套,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今年保障房建設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會議還要求,2013年年底前,地級以上城市要把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衛民說:“隨著我國流動人口規模達到2.3億人,外來務工人員的擴面問題迫在眉睫。”

    據記者了解,部分地方在制定保障房建設和配置計劃時,較少考慮非戶籍常住人口的需求,出現保障房閑置與住房困難人群并存的局面。有專家稱,住建部在2012年工作會議上,對此已經提出要求,但上升到國務院常務會議這一層面提出這一要求,釋放的信號更為強烈。

    從今年開始,全國各地保障房將迎來交付、入住高峰,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設施配套與保障房“硬件”交付之間仍有“時差”。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配套設施要與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同步規劃、同期建設、同時交付使用。

    一位國企開發商說,上海很早就要求,保障房和商品房的配套都要同時交付,否則就拿不到預售證和交付使用證。上述國企開發商負責的保障房項目包含動遷房、經適房和公租房,銷售總額20億元。

    一位央企開發商也提到,很多地方都要求配套和保障房同步交付。該公司的項目遍布多個一二線城市,都有此類同步的要求。但相較而言,上海的執行力度大。

評論:扭轉房地產市場預期的及時舉措

新華社記者 杜宇

    在樓市上漲預期愈演愈烈之時,20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五項調控政策措施,再次釋放強烈信號,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力度不放松,這無疑是扭轉市場預期的及時舉措。

    自2012年四季度以來,部分地區放松調控的意愿有所增強,出現了住房成交量價齊升的勢頭,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特別是進入2013年以來,部分熱點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交易量持續放大,房價反彈趨勢明顯,加之一些不實信息的誤導,市場預期出現變化,部分城市非理性購地購房現象有所抬頭。如不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強化調控政策,有可能形成房價過快上漲并向更多地區蔓延之勢,不僅嚴重影響已經取得的調控成果,還會加劇今后調控工作難度。

    當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短期內熱點城市和中心城市住房供求緊張格局難以根本改變,支持自住需求、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是房地產市場調控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

    此次國務院會議出臺五項調控政策,既體現出政策的連續性,又具有針對性。以限購政策為例,既強調“已實施限購措施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要在限購區域、限購住房類型、購房資格審查等方面,按統一要求完善限購措施”,又提出新的要求:“其他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省級政府應要求其及時采取限購等措施”。

    以“完善穩定房價工作責任制”為例,要求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是既有政策的重申,但是加上“按照保持房價基本穩定的原則”為前提,則是針對一些城市房價控制目標暴露出的問題從嚴要求的體現。

    房地產市場,一頭系著民生,一頭連著國計,決策者應當有突破利益固化藩籬的勇氣和智慧,加快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系統配套、科學有效、穩定可預期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體系,讓住有所居的目標早日實現。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