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我來上海的第16個年頭。女兒上六年級了,就送回家鄉念書了。
女兒從2001年出生就一直在我們身邊長大,現在送回家鄉念書自然是不舍得的。只是來了那么多年,女兒也是在上海出生的,但沒有上海戶口,以后不能在上海參加高考。女兒去附近的金沙江路小學上學時,找人托了好幾層關系才進去,但為了能早點適應安徽的學習進度,只得送回家鄉去念六年級。那里六年級還算小學,這個夏天就要參加小升初的考試了。但是女兒的成績總也跟不上安徽學校的難度,我只能讓她放學后去老師家里補課,1小時要100元,這與我們微薄的收入相比,真是很難負擔得起。但是念書、上大學是她唯一的出路。那會兒,我們村里有家出了個清華才子,村口都掛上了大紅色橫幅呢。
我和丈夫都是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葛家村人,家里世代都是種水稻的農民。可是種地又沒有多少收入,村里大多數青壯年都去城里務工,于是家里的地都轉給別家種,或者老人幫著種種。我們倆96年結婚后不久,丈夫也去上海打工了。他在華東師范大學后門的棗陽路上找到現在這個店面。他會做千層餅,生意不錯,我也就跟著他來了上海。開始,我們只能租得起300元的棚房,幾年后總算能在長風一村里租上一室半戶,現在月租已經漲到1500元。我們兩人每天6點起床擺攤,冬天晚上10點關店,夏天生意好些,關店就更晚,甚至要到凌晨一兩點才回家,沒有周末。
兩年前棗陽路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能凈收入10000多元。現在學生們都搬到郊區的新校區了,顧客少了,加上城管管得越來越嚴,經常有人在附近監督。露天擺攤的小商販都沒法做生意,棗陽路的商業氣候也就破壞了。這兩年物價也漲得厲害,現在一個月的凈收入只有5000元,暑假淡季和過年關店回鄉的時候收入更少。要是改行做別的,我倆除了做餅之外也沒什么其他手藝;回家種田就更不可能了,那么多年沒有種田,早就不會種了。再說,種田的收入還不如現在做小生意。
不是沒想過再生一個孩子,而且政策上也允許。但是現在光一個小孩開銷就很大。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就要對她負責,要吃得好、穿得好,讀書上學。現在我們大部分收入都花在女兒身上,再生一個也養不起。平時我們夫妻倆也就自己燒點飯菜,對付著吃。自己做的餅偶爾也就當做點心吃一些,畢竟再好吃的東西,天天吃也煩。我平時從不用化妝品,頂多冬天的時候買一點雪花膏涂涂,防止皮膚裂。其余的,能省則省,只有在回家過年前,才去周邊的小店逛逛,看上合適的衣服,就給自己或者丈夫買一件。
過年就能回家見女兒了。我托幾個會電腦的朋友幫我女兒在網上買了件羽絨服。現在商場里的太貴,只能在網上買一件兩三百塊的給她做過年禮物。她經常跟我說想要個iPad。她在上海念書的時候,班里同學很多都有iPhone、iPad,但3000元的iPad對我們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我也擔心她一直玩游戲耽誤學習。我跟她說,她如果能考上我們那邊的和縣三中就給她買,三中是和縣四所初中里最好的一所。
明年夏天,也就是我女兒小升初考試之前,我準備回家鄉陪她。雖然我一個初中畢業生也教不了她什么功課,但光靠家里老人看顧實在不行。一來老人太寵孫女,二來她長大了也很難管住。之后,我就不準備再回上海了,就讓我丈夫一個人在上海做生意,也有可能在家鄉找個人到上海來幫忙。但現在雇個人一個月至少要3000元,開銷不小,還不如自己勤快點。
我們希望未來女兒能考取上海的大學,如果能做教師就挺好,過上安穩的日子就行,但好好念書是這一切的前提。我們一直在為她上大學攢錢,她是我們所有的希望。不過,我還是更喜歡家鄉,雖然不富裕,但家里平房已經蓋了好幾間,空氣也比上海好得多,家家戶戶經常串門,不像上海這兒,鄰里之間幾乎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