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被催族”大呼又要“被催(悲催)”了。“過完年該找工作了吧”、“年齡不小了,該結婚了”、“都結婚幾年了,該有孩子了吧”……這些話猶如“炸彈”,源源不斷從父母、親戚、朋友嘴里說出來。“90后”、“00后”迅速成長,“80后”最年長的已經33歲了,他們當中不少人成了“被催族”,也就是指到了該結婚生子的年齡,卻沒有“成家立業”,因而受到父母或親人的催促,有些人不得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去滿足父母的要求。他們恐懼回家,恐懼過節,更恐懼家庭聚餐。(1月29日《現代金報》)
“被催族”并非是一個新概念。在網絡中,實際上早就有這個提法。但是,隨著年關將近,“被催族”的問題,再一次成為許多年輕人的頭疼之事。許多“被催族”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恐歸族”。細細分析開來,“被催族”的出現并不荒唐。相反,還非常符合當下社會的“人之常情”。
有工作,才有找對象的資本。也才有成家的可能。沒有成家,也就沒有依靠。成了家,才會有歸屬感,才算過日子。這些,都是國人的傳統觀念。而成了家之后,如果不要孩子成為“丁克”一族,父母再免再催。同時,丁克在當下社會之中,也容易被當成異類。這都是在情理中的事,由此可見,“被催族”的父母,并非無理取鬧,相反,也是為孩子著想的一種考慮。
可是,無論是應屆生找工作,還是結婚成家,還是生兒育女,在當下而言,并非容易之事。先說說就業一事。當下社會之中,如果不是學工科,進國企堪比登天;如果沒有各類注冊證書或是一技之長,在每年超過600萬的就業大軍中,找到自己位置,也并不容易;許多人將所有的希望寄希望于考公務員和事業編這種“小概率事件”。再說說成家,按照“丈母娘需求”理論,成家的前提是有房,這會讓許多年輕人成為背負上房貸的“房奴”。至于生了小孩之后,又會為孩子的奶粉錢發愁,也極有可能成為“孩奴”。加上“車奴”、“卡奴”眾奴加身,可以這樣下定論,對于“被催族”而言,最痛苦的或許并非是父母與親戚的嘮叨,他們在真實生活中遇到的窘境和壓力,并不亞于父母親戚的整日催促。
筆者在幾年之前,也算是“被催族”。當時,年邁的父親,逢人就給人說“幫兒子介紹對象”的事兒,搞得自己感覺確實成了“老大難”。當時我最大的感覺是,剛剛參加工作,在城里沒有房子,家庭又不殷實,成家的成本只能靠自己打拼。無法拼爹,只能自己拼命賺房子的首付,而“丈母娘的需求”又是實實在在的剛性需求,離開了這些條件,成家立業基本是奢望。
“被催族”的真實生活,不是年輕人過時尚生活、希望單身、喜歡“丁克”的小資情調,而是現實之中年輕人生存壓力的一種寫照。“被催族”的出現,實質上反映了當下社會的一種安全焦慮——當成家立業的成本越來越高,無法拼爹,要錢沒錢,要房沒房,年輕人的穩定性也就越來越差。
“被催”并非“悲催”,“被催人”也需要過上安定的家庭生活。“被催族”問題的解決,當然需要依靠社會觀念尤其是父輩們的生活觀念的轉變,但更不可否認,“被催族”的命題已經變成了徹徹底底的民生問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房價仍然保持在高位運行,如果就業問題只能依靠于“撞大運”的方式解決,如果民生成本只漲不跌,國家和政府之于這些社會問題又得過且過,則“被催族”仍然會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繼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