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來臨,近期,一份份素質發展報告冊由學生帶到家長手中。除關注期末考試分數外,家長還細細品讀班主任對孩子的操行評語。“你就像冬日里的臘梅花一樣招人喜愛,一雙黑亮的眼睛,無處不顯露著你的機靈……”讀著手中三五行評語,家長紛紛面露尷尬,彼此互問,“這說的是我們家孩子嗎?”(1月28日,華龍網)
家長質疑老師對孩子的評語,是基于家長對自己孩子的了解。孩子在家和學校會出現兩種不同的行為,是因為孩子在眾人面前具有表現自己的欲望,這種欲望無可厚非,是促使孩子進步和成長的動力。這就要從孩子本身的行為去做以評價。比如“勞動積極”、“學習勤奮”、“樂于助人“等等,這多少讓家長能理解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表現,這種行為表現能使家長根據孩子的好惡來加以教育和引導。
但是,諸如“你就像冬日里的臘梅花一樣招人喜愛,一雙黑亮的眼睛,無處不顯露著你的機靈……”之類的評論,讓人看了之后,感覺是在寫散文,不是操行評語。所謂的操行評語是指對孩子在學校內、在老師眼中的品質和道德操守。比如,孩子在學習方面是否勤于動腦、值日衛生是否認真干凈、同學關系是否和諧、對老師的言傳身教是否勇于接受等等。
從這種抒情描寫式的操行評語看來,首先是老師沒有真正的從孩子操守和行為入手,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老師只注重了現行體制的分數教育,對孩子的行為教育疏于一邊,至于孩子的操守如何,不在應試教育的分數之列,那么對孩子言行和操守自然就不甚了解了,在此種境況下要讓其給孩子寫操行,確實有些老虎吃天——無處下手了,因此,也就只能從平日的印象中搜尋那個孩子長的如花兒、那個孩子的眼睛黑亮機靈成了牛頭不對馬嘴的操行評語。二是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只是流于形式,沒有真正的把心思用在孩子的身上,抱著一種該上的課一節不落,該批改的作業一本不少,至于孩子學的好與壞、品行端不端與老師無關。如此境況下,讓老師寫操行評語,還真是勉為其難了!
其實,對于第二種情況我深有體會,孩子學習出了些問題,我在家教育無果的情況下去了趟學校找老師了解,結果老師很雷人的告訴了我一句:“你孩子怎么樣你做家長最了解,老師只是負責上好課就是了。”當時我無語,由此,從這次老師對孩子的操行評語中可窺一斑了。
報道說為孩子寫評語確實讓老師很為難,甚至得花一個禮拜。更有甚者還得上網去百度寫評語的模板,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一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如何,做老師的在了解不過,也就三言兩語足矣,用得著如此大動干戈,驚動了“百度”?
孩子的教育,不是唯分數是求,更多的是從孩子的言行入手,教孩子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只要孩子的操守、品德提上去了,何愁學習提不上去?這就需要老師先要樹立起良好地師德風范,要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感。如此,不會鬧出把操行評語寫成抒情散文的笑話,也唯有如此,才能配要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操行評語看似一個小問題,暴露出來的是教育對孩子操行教育缺失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