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2月起,全國各地方政府逐步給社會組織松綁,即無需找“婆婆”便可直接到民政局登記注冊,其直接結果是社會組織數量激增。以東莞為例,全市已登記注冊的社會組織達到115家。廣東省政府明確提出,凡是社會組織能夠“接得住、管得好”的事,都要逐步交給它們。面對政府開放的姿態和措施,光講熱情服務和奉獻愛心已經不夠,對公益組織的能力要求變得突出。
從近日對東莞公益組織的調查結果發現,許多組織缺乏專業能力,例如不會寫項目申請書。如果列個單子,還包括制定清楚賬目表體現財務公開、制作精美小冊子向公眾介紹機構、記錄成功個案向外界展示等。這些當然是重要的技能,但不是最重要的,一來不難通過學習和培訓獲得提高,二來有時這些文書會變成檔案柜里的文件。最重要的是,這些技能并不能體現社會組織在提供社會服務上的獨特性,即與政府這個管家相比,社會組織有什么差別、優勝在哪里呢?
我認為公益組織真正急需提高的專業能力是,為目標群體提供個性化服務。這是指針對服務對象,發現問題、了解多樣化需要、提供貼近群體真實需求的有效服務。舉個例子,以往居委會逢年過節會組織社區老人開聯歡會、上門慰問,平時也會開設文娛室供老人們讀書讀報、打牌打麻將。但是這種標準化服務無法兼顧老人家個體需求,就我了解的情況,有老人家希望學點簡單電腦操作,以便跟在外地的孩子多聯系;有老人家有點文化不愛吵鬧,希望每天讀書讀報;還有些老人家退休想外出旅游,但又找不到伴結伴出行。目標群體多樣化的需求是政府難以兼顧的,長期駐扎基層、貼近服務對象的公益組織則具備這方面的優勢,這就要求公益組織具備“調查”意識,摸情況、收集問題、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鐘曉慧(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