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文件確定了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五項總體要求,即序言中的五個“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表示,文件中的這5句話,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如何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明確了方向。
一號文件公布后,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對文件部分內容進行了解讀。鄭風田認為,在這五項內容中,最大的亮點是把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這意味著過去我國農業農村工作的單條腿戰略——新農村建設,正式變成了“雙輪”驅動,這是我國“三農”政策的重要戰略轉移。
事實上,從去年12月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已可看出一號文件的思路與主要內容。也就是說,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放開戶籍限制,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及城鎮化戰略之后,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就提出了雙輪驅動戰略。今年的一號文件提出“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提出城鎮化發展制度創新的具體要求,并且強調城鄉改革聯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可以說,一號文件細化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城鎮化的提法。
鄭風田分析認為,一號文件主要指出三個方面的思路,其一是發展大方向問題,一個是重點,一個是積極穩妥,即:當前要把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作為重點;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高城鎮規劃水平和發展質量。小城鎮要發展,要加快,但又要避免急躁冒進現象,所以文件講發展城鎮化要積極穩妥地來推進。其二是從軟的角度,重點強調解決農民工的戶籍、社保及新生代農民工問題。其三是從制度角度,要求通過財稅、用工、體制等各項改革,重點解決小城鎮的承載力與產業支撐問題。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表示,我國城鎮化率還不到50%,余地和空間很大;新農村建設需求也很大。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不僅是我們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個著力點,而且是別的國家沒有的、我國將長期存在的發展優勢。只要把握好方針政策,扎扎實實向前推進,這“雙輪”驅動就可以創造出巨大的投資機會和市場空間,是中國的特有優勢。
對于這個“特有優勢”,鄭風田算了一筆賬:目前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3.3左右,農民2009年達到年均5000元,而城市居民是16500元,二者差距11500元。我國將近14億人口,如果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也就是1300多萬人口進入城市,將能拉動1500億元左右的內需;如果提高兩個百分點,將拉動內需3000億元,這還不包括新移民對住房等產業的拉動。按農民工一家四口人,城市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有325萬家庭需要房子,假定按90平方米的最低面積,每平方米按2000元的價格(東部發達地區的房價較貴),僅住房就將有5850億元的消費;如果按每年提高兩個百分點,將有11700億元的住房拉動。消費與住房兩項加起來數量驚人,將對我國經濟的拉動巨大。
“雙輪車”起動了,城鎮化改革要起航了,在我國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呢?陳錫文表示,中國的城鎮化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城鎮化的發展偏重于沿海發達地區的大城市、特大和超大城市的發展,忽視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二是在城市化過程中,比較注重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建設的美化,但是沒有為農民真正轉為市民提供更多的機會。對于新生代農民工問題,一號文件也有了明確表述。據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健介紹,“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指1980年后出生的一批人,這批人目前在農民工外出打工的1.5億人里占到60%,大約1億人。他們出生以后就上學,上完學以后就進城打工,相對來講,對農業、農村、土地、農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們又渴望進入、融入城市社會,享受現代城市的文明,而我們又總體上或者在很多方面也還沒有完全做好接納他們的準備。這是中國農村經濟社會結構變化,乃至中國整個社會結構變化的重大問題。
鄭風田也分析了城鎮化戰略存在的問題,比如發達地區是否愿意接納新移民,跨省區的農民工戶籍制度如何解決,如何避免中小城市及小城鎮房價不被炒成泡沫,等等。
據悉,此次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城鎮化推進要把握住兩個重點:一是要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要把它作為城鎮化發展的重點;二是要把符合條件的農業人口轉變為城市居民的過程作為城鎮化的重要任務。此外,唐仁建還提出了兩條具體措施:一是要保障農民工的權益,包括就業、培訓、社會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二是要加強培訓,“陽光工程”盡可能覆蓋他們。這次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要加強農村新生勞動力的預備制的培訓,初中、高中畢業以后沒有升上學,給他們免費培訓一定時期,作為勞動大軍的儲備。另外,要繼續推進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免費進程,這將涉及到440萬人。
陳錫文表示,把握兩個重點會使得今后的城鎮化,對全國各類地區的經濟發展,對于農民分享城鎮化的成果帶來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