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功能區劃將唱主角
主體功能區規劃配套政策的實施將成為實現“美麗中國”的關鍵。
十八大報告在提及“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時強調,“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在區域發展策略上,十八大確認我國將“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優先推進西部大開發”,但區域經濟專家認為,2010年底發布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下稱《規劃》)將在2020年之前的區域發展中扮演“主角”。
北京大學中國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長彭真懷表示,十八大以后,東部轉型、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原有的四大板塊或將逐步淡化,主體功能區規劃配套政策的實施將成為實現“美麗中國”的關鍵。
最近幾年,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不夠集約化的弊端正在不斷暴露。不少專家在不同場合指出,在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粗放型的征地已讓18億畝耕地“紅線”受到挑戰。
“不管大、小城市,都在追求大廣場、大馬路等,不僅耗費巨額資金,擠占公共服務資金,也占用了寶貴的土地資源。”肖金成表示,城市追求低容積率 影響了對產業的承載能力和對人口的吸納能力;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面積越來越大,卻沒有投資強度標準和單位面積產出標準,未能執行“統一規劃、分期實施、滾 動發展”的開發原則,導致大量農民土地被圈占。
正是因為這些問題,國土空間開發呼喚“頂層設計”。最新的消息是,我國首部《全國國土規劃綱要》(下稱《綱要》)已呈報國務院審批,該規劃主要 是針對2011~2030年的全國國土規劃。國土資源部消息稱,《綱要》的最大亮點是從自然限制性出發的“反規劃”理念,強調通過優先限制不建設區域的控 制,來應對城市空間規劃的快速擴張。
省際合作待加強
仍要強調城市群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力,但又要有所突破,突破省際界限。
只有《綱要》還遠遠不夠。
在肖金成看來,未來我國的“城市群”規劃也需要做相應調整。2012年兩會前,中國國土經濟學會、中國城市經濟學會、中國區域經濟學會30多名學者舉辦國土開發優化研討會。肖金成當時表示,城市不能太大,不能無限擴張,必須實行“多極化協同集聚”策略。
肖金成表示,我國未來除了要打造出由東及西、兩橫、三縱的“大城市”群格局外,還增加了沿邊經濟帶概念,要在邊境地區開發大城市;同時,在中西部、邊疆地區也要培育經濟增長點,發展城市群,并以城市群為核心,構建跨省市的八大經濟區。
“舉例說,目前的長株潭城市群構架并不理想——理想化的長株潭城市群應該是‘3+6’的結構,由現在的長沙、株洲、湘潭,再加上岳陽、常德、益 陽、婁底、衡陽和江西的萍鄉組成。萍鄉離長沙比岳陽離長沙還要近。如果長株潭的輻射范圍能到達萍鄉,就能形成‘湘東城市群’。”肖金成認為,“從某種程度 上講,‘湘東城市群’形成之日,才是長江中游城市群融合之時,現在長株潭的輻射半徑以及城市群的規模還不具備這個條件。”
肖金成認為,仍要強調城市群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力,但又要有所突破,突破省際界限,同時強化糧食、能源、生態的剛性保護。
地方財政成國土優化掣肘
地方債已成各地政府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設想看起來很美,但如同《規劃》落地所需的條件一樣,地方官員如果不能放棄各自為戰、GDP優先的發展思維,跨區域的新“城市群”優化將成為“水中花”“鏡中月”。
眼下,太多地方政府過于依賴土地財政,“賣地”求大、求全導致效率低下乃至浪費的情形,背后是地方財政的“吃飯”問題。
審計署2011年第35號《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公告》顯示,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2009年比上年增長61.92%,2010年比上年增長18.86%,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107174.91億元。地方債已成各地政府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審計署2011年底的地方債審計結果還透露,我國78個市級、99個縣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高于100%,資不抵債。2012、2013 年將是地方債務到期的高峰期,其中2012年地方債務到期額度為1.84萬億元,2013年達到1.22萬億元。在2011、2012年土地出讓金收入下 滑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財政難已成破解國土優化“頑疾”的最大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