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年度清廉指數上排名下滑,突顯中國新領導層在鏟除腐敗方面面臨的挑戰。
總部位于柏林的這家反腐敗組織周三發表對176個國家的年度排名,中國的腐敗程度被視為比沙特阿拉伯和意大利等國家更嚴重。
這些排名是根據各機構對于各國公共部門廉潔程度的印象來評定的。報告發表一個月前,中國剛剛在領導層換屆之后提高反腐分貝。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警告稱,如果腐敗得不到遏制,就可能導致政治不穩定。
對共產黨來說,腐敗是一個特別敏感的話題。過去一年里,一度的政治明星薄熙來因涉嫌腐敗而下馬。他妻子在今年8月被判參與謀殺一名英國商人罪成。
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開展業務的外國投資者,也經常抱怨官員腐敗的程度。
在透明國際的榜單上,176個國家中逾三分之二的國家未能達到50分的評分(0分代表“嚴重腐敗”,100分代表“非常廉潔”)。中國與塞爾維亞和特立尼達及多巴哥并列第80位,得分為39分。去年中國在183個國家中排在第75位,盡管透明國際指出,由于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兩項調查未必具有可比性。
盡管中國和巴西在透明國際的評分中得分都不到50,但它們都至少躋身于前50%的國家行列,同屬金磚國家的印度和俄羅斯則不然。報告顯示,印度與希臘和蒙古并列第94位,而俄羅斯被視為與伊朗和洪都拉斯同樣腐敗,排在第133位。
不出意料的是,排名較低的國家有很多在外交上處于孤立地位,或者剛剛告別沖突:朝鮮、索馬里和阿富汗并列最后一名。阿富汗最近受到一宗10億美元欺詐案的打擊,涉及該國最大銀行喀布爾銀行(Kabul Bank)。
在各方的觀感中,世界上最廉潔的國家與去年相比也幾乎沒有變動,丹麥、芬蘭和新西蘭高居榜首。
英國和美國擠入前20名,分別排在第17名和第19名。
這個指數被各國政府、企業和發展組織普遍視為是有用的腐敗尺度,盡管它是基于對商界觀感的調查(而非更為客觀的衡量標準)這一事實意味著,各國在不同年份的排名變動可能相當劇烈,有時會具有誤導性。
批評人士稱,透明國際難免嚴重依賴西方來源(如監督機構和發展銀行),并且已在某種程度上變得自我實現,人們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參照這個指數來形成對腐敗程度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