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名勝區保護資金不足的問題致使長期以來一些風景區形成旅游經濟過度依賴高門票收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風景名勝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如生表示,風景名勝區具有生態保護、旅游休閑、文化傳承和區域促進等多種功能及生態、科學、文化、美學等綜合價值。今后要逐步實現由注重視覺景觀保護向文化遺產、生物多樣性、自然生態系統等方面綜合寶華的轉變。風景名勝區的長遠發展目標是門票免費,回歸公益性,這是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責任。
李如生透露,我國“十一五”用于風景名勝區保護專項規劃的資金為4.5億元,“十二五”該專項資金投入為7億元。
唐凱介紹,目前全國經國家級評審通過的風景名勝區有225個。由于風景名勝區多位于老少邊窮偏僻地區,面臨地方財政支持力度不夠、投入不足的困難,所以,門票收入成為地方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很多地方政府過度重視風景名勝區的經濟價值,而忽視了其社會公益性功能。將風景名勝區當作地方經濟的“聚寶盆”,包括一些權力部門在風景名勝區中間培訓中心、療養中心等,個別企業及個人也以承包管理方式,將景區作為“唐僧肉”,違規開發。
建設部將加大規劃、監管力度,加強篩查和考核。今年5至10月,各地已經按照建設部統一部署,組織對48個風景名勝區進行抽查。
其中16個風景名勝區綜合評分達優秀等級。27處風景名勝區綜合評分存在一些問題,被要求限期整改。還有5處風景名勝區綜合評分保護管理不達標,有嚴重問題,被重點督查,責令半年內作出整改。整改期限到后考核仍不合格的風景名勝區,建設部將按照《風景名勝區條例》進行處罰,并列入瀕危名單并向社會公布;對長期不合格、造成資源嚴重破壞、多年不改的風景名勝區,將引入“除名制度”,上報國務院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