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蘭
孫政才
韓正
中共十八大后的人事調整,一波接一波,引發海外華文媒體的持續關注。連續3天時間,中央已陸續宣布十八屆中央政治局中6位委員的相關任職,四個直轄市的“一把手”全部敲定。有分析稱,連日來,履職的交接過程成為外界觀察中國新一屆高層領導人個性風格的特殊窗口,在履職交接的言談話語中透露出了新思路、新氣象。
人事調整:四大直轄市“一把手”全部落定
美國《世界日報》21日報道稱,中共十八大落幕,繼中央完成交班,地方隨即展開新一波一把手人事調整,率先登場的是直轄市委書記異動。
文章說,孫春蘭、韓正、孫政才分別兼任天津、上海與重慶市委書記,加上此前已確定的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至此四大直轄市“一把手”全部敲定。另外,趙樂際與劉奇葆分別出任中組部長、中宣部長,孟建柱則兼任中央政法委書記。
香港《文匯報》刊文注意到,中共十八屆政治局委員中,其中有兩位女性,除了現任國務委員劉延東留任外,孫春蘭成為首位躋身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女性省委書記,備受各界矚目。孫春蘭在福建工作的三年時間,低調穩健,雷厲風行。十八大期間,孫春蘭“功成不必在我任”這一政績觀宣言,給中外記者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
新加坡《聯合早報》和香港《星島日報》22日的報道注意到,根據官方公布的簡歷,劉奇葆與宣傳工作頗有淵源,擁媒體從業經歷,他在離開宣傳系統18年后再次回歸。新任四川省委書記的王東明過去長期從事黨務工作,這是他首次成為主管一省的“一把手”。
臺灣《工商時報》則注意到,孫春蘭與福建省長蘇樹林聯手打造海峽西岸經濟區,獲得了大陸領導人的支持和肯定。并贊賞劉奇葆在汶川地震期間,充分發揮了危機管理的能力。
臺灣《聯合報》刊文說,劉奇葆曾在2010年5月到臺灣參訪,感謝臺灣民眾對汶川地震的捐輸。當時他到臺灣訪問,離去時還用閩南語說了一句“感謝臺灣同胞”。
高官履新:感言引外界解讀 直白表述留深刻印象
連日來,海外華媒的分析評論紛紛指出,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當選后首次亮相中外記者見面會時,以真摯、樸實、充滿人情味的語言風格給外界留下深刻印象。
美國《僑報》21日的評論說,“打鐵還須自身硬”,這是習近平向中國民眾傳達他反腐倡廉的決心。
香港《明報》22日在“中國版”刊發的稿件《張高麗告別天津:打我旗號辦事勿給情面》。文章注意到,卸任天津市委書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張高麗的約法三章(一不要接待,二不要給情面,三決不允許給辦事)引外界關注,他在離別感言中說,希望全市黨員干部群眾繼續對他嚴格監督。
有評論說,習近平日前關于廉政的堅決態度與張高麗的“約法三章”形成呼應,彰顯出新一屆中央領導人在反腐倡廉方面的堅定決心,也顯示了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的崇高政治品格。
香港《大公報》22日的評論注意到,新任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在干部大會上說,“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一屆接著一屆干,努力把重慶的事情辦得更好”。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表示,“做老實人、當清白官、干干凈事、務實干活。不推卸、不諉過”。這些直白的表述,鮮明地展現了這些新官求真務實、不講虛名的形象,他們已經將“官德”內化到日常工作之中。
調整特點:高層干部年齡搭配合理 年輕高知趨勢明顯
香港《文匯報》22日刊文指出,此輪人事調整恰能折射出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年齡構成搭配合理、經濟人文菁英匯集的特點,即年齡呈現出“4、5、6”的梯次格局,多人具有經濟等文科學歷背景,且在地方執政時展示出駕馭掌控復雜局面的能力。從年齡看,孟建柱生于1947年,在政治局中最年輕的孫政才生于1963年,其他4人均是50年代生人。
文章指出,鑒于前述人事調整帶來的崗位空缺,預計陜西、吉林、浙江等省級高層人事的安排也將陸續展開。
香港大公網21日刊出評論說,梳理最近十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名單發現,今次換屆后,具有西部履職經歷的官員,愈加受重視。
臺灣《聯合報》刊文稱,中共中央新選出的各級領導班子,將年輕化、知識化,且經歷更為完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