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為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如果新一屆領導層希望推行“十八大”期間闡述的改革措施,他們將面臨艱巨的挑戰。
文章認為,中共“十八大”承諾,要讓居民人均收入在2020年底前翻一番。以過去的增長速度衡量,這個目標并不過分。但有幾大因素可能導致這個目標難以如期在本十年內實現。包括:家庭消費比重下滑,人口紅利消失,制造業增長有限。因此“十八大”強調了幾項改革措施,以求應對這些挑戰。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項是改革戶口制度。
中國在2012年2月就宣布了新的戶籍政策。其中提出,小城市的外來人口如果在當地有穩定的工作和住房(包括租房),可以申請落戶。中等城市的外來人口如果在一個城市連續工作和居住三年以上,同樣可以落戶。
他認為,如果這項政策得到實施,將極大地促進國內消費。但在宣布戶籍改革8個月之后,中國仍未出臺具體實施計劃。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本地居民都反對此次改革。地方政府認為,接納外來人口將極大地增加地方公共財政負擔,而城市居民認為,外地人會危及自己子女的受教育機會,并擠壓他們本已緊張的生活空間。與以前那些為社會帶來明顯益處、只增加個別人群負擔的改革不同,戶籍改革不會立即帶來益處,卻會明顯、而且立刻威脅到大多數人口的利益。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新一屆領導人將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政治智慧,才能為“十八大”期間承諾的改革爭取到適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