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低碳經濟是應對未來世界競爭的戰略關鍵點
近年來,能源短缺、環境污染、氣候變化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問題,發展以低能耗、低排放為標志的低碳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正在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作為發展中的大國,多年經濟快速增長給我國資源環境帶來了沉重代價,也由此逼出了“十一五”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這兩個節能減排“硬指標”。四年來,中央和各地出臺了大量節能減排方面政策法規,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并將其納入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考核體系。從目前的情況看,完成上述目標盡管有相當大的困難,但還是有望實現的。
與此前一直提倡的節能減排概念有所不同,低碳概念包含節能減排以及可再生能源兩大部分,這意味在繼續實施節能減排的同時,中央對新能源開發的力度有望持續加大,“十二五”期間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將提速。事實上,早在“十一五”伊始,從中央到地方已對發展低碳經濟、推進低碳科技創新給予了高度重視。2006年底,科技部、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了我國第一部《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首次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2008年北京奧運會準備和舉辦期間均遵循了“綠色”和“低碳”標準。進入2009年,從《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8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到胡錦濤主席9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宣布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和行動計劃,種種跡象表明,我國正在步入不可逆轉的低碳經濟時代。
8月12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并審議了發改委關于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情況的報告。會議將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確提出開展低碳經濟試點示范。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我國還將試行碳排放強度考核制度。8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草案)》提出,要立足國情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各級政府預算要做出相應安排,加大支持力度。以此為標志,“低碳”與“十二五”規劃緊密聯系在了一起。在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能源環境交易所以及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相繼建立的基礎上,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日前發布《中國開征碳稅問題研究》報告,建議5年之內開征碳稅。據權威人士透露,相關辦法已到國家發改委落實層面,明年啟動國內碳交易市場的可能性非常大。據悉,針對低碳經濟的試點工程,國家發改委擬研究制定《關于低碳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此外,由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任項目負責人的《中國低碳生態城市發展戰略》研究成果日前發布,內容包括低碳生態城市發展目標、實施路徑等。
從“十一五”的節能減排到“十二五”的低碳經濟,不僅是理念的重大轉變,還表明我們的發展思路和眼光更為長遠。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退,發達國家正積極尋找新的替代產業為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奠定基礎,而低碳產業正是各國關注的重點。立足于國內,在科學發展的視野下不難發現,推行低碳城市建設不僅有助于我國從能源、資源等多重困境中“突圍”,更是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與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的重要途徑。以“低碳經濟”為標志的低碳產品與技術競爭,著眼點是未來數十年國家經濟實力的比拼,超前部署就能在未來的發展中贏得主動。我國能否在未來幾十年躋身世界發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應對低碳經濟發展調整的能力。
“低碳”將成為“十二五”城市發展重要導向 10月12日開幕的第十屆北京CBD國際商務節上,“低碳”成為重要主題。北京CBD借東擴之機,首次提出建設“低碳CBD”的戰略構想。商務節期間,在10月17日舉行的“中國城市論壇2009年北京峰會”上發布的國內首部《中國城市“十二五”核心問題研究報告》指出,低碳城市建設將成為“十二五”時期城市發展的重要導向。低碳城市建設將催生新的能源革命、新的產業革命和新的生活方式革命。多位專家學者指出,目前是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城市的最佳時機。在全球金融危機加劇和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我國經濟總體形勢企穩向好。應抓住有利時機,將低碳城市建設納入國家發展規劃,推動產業升級整合、提高能效和可持續發展。
目前,低碳城市仍是一個新生事物,沒有現成可借鑒的模式。專家指出,對低碳經濟的認識問題上,首先需要澄清“低碳等于貧困”、“低碳等于高成本”等誤區。低碳經濟是在較高的文明發展水平前提下,碳生產力水平較高,但人均碳排放水平較低的經濟形態。在這個過程中,能源結構的清潔化、資源稟賦起決定性作用,單位產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將不斷下降。中科院3月發布的《200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提出了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
應當看到,我國城市目前的低碳實踐具有零散性和嘗試性,尚未形成系統的低碳經濟發展框架。一些城市決策者對“碳減排”背后的氣候變化及能源安全的相關背景缺乏了解,甚至將低碳城市建設簡單等同于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內容,對低碳城市的內涵、建設路徑及可能遇到的困難缺乏系統性的安排。因此,當前尤需防止急功近利的做法,要充分認識城市低碳轉型的艱巨性。在低碳城市建設中,科學的發展規劃至關重要。借鑒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實踐,科學規劃的制訂要有四個側重點:一是開發可再生能源改變能源結構;二是促進低碳技術創新提高能效;三是優化產業結構降低“高碳”產業的比例;四是建立城市居民“綠色消費”模式。
具體如何發展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城市?有關專家給出四個思路——思路一:盡快制訂適合國情的低碳城市建設發展規劃,創建清晰穩定的政策框架,并逐步建立和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證。思路二:做好低碳經濟政策與現有節能減排政策措施的相互銜接。目前我國的節能減排政策措施以行政手段為主,與發達國家以市場為主的政策工具有較大區別。低碳經濟政策工具應注意征稅、補貼、基金等工具的綜合運用,同時應引入市場機制激勵企業節能減排。思路三:選擇市場經濟成熟、經濟實力相對雄厚的地區抓緊實施低碳經濟試點示范工作。思路四:在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由政府主導或借助“中間力量”,促進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多方面力量的參與合作,發動全民參與低碳城市建設。
低碳研究和示范已成國內城市競逐熱點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定義,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處于較低的水平。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會以保定和上海兩市為試點推出“低碳城市”發展示范項目,低碳城市建設在我國正式起步。今年8月國家發改委批準吉林市作為全國首個低碳經濟試點示范城市之后,計劃接下來在十幾個省市發展低碳經濟的試點示范。
作為國內低碳城市建設的先行者,保定市借鑒美國加州“硅谷”的發展模式,提出了建設“中國電谷”的概念,打造光伏、風電、輸變電設備等七大產業園區。上海市則以世博園區建設為契機,響亮地提出了“低碳世博”的口號,專門制定了以“低碳排放”為目標的世博科技專項行動計劃,旨在通過世博園區的示范,率先將低碳貫徹到整個城市的經濟和生活方式。在圓滿實現了“綠色奧運”的承諾后,北京也加快了推進低碳城市建設的步伐。在第十屆北京CBD國際商務節開幕式上,北京CBD管委會與國際NGO組織簽訂了低碳戰略性協議書,朝陽區政府也和西門子公司簽訂了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改造協議書,北京CBD將打造全球首個低碳商務區。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去年10月對廣東率先發展低碳經濟作出批示后,廣州能源研究所與英國駐穗總領事館的合作項目——“廣東省發展低碳經濟路線圖及促進政策研究”今年8月正式啟動,將于2011年3月份完成報告。基于低碳經濟發展設想,該項目將提出一系列刺激發展政策,包括風險投資、綠色金融等,嘗試推動廣東省政府將低碳計劃整合到“十二五”規劃中去。目前已選定了深圳作為在廣東低碳經濟的試點城市。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今年7月15日提出杭州要在全省、全國率先打造低碳產業、低碳城市。隨后,杭州在全國首個推出城市公交周及無車日活動,承諾堅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快構建“六大交通體系”。目前,杭州市低碳城市建設規劃正加緊編制,國內首家“低碳科技館”不久也將在杭州建成。
中部諸省也不甘人后。繼湖南社科專家建議長株潭率先開展國內首個低碳城市群建設試點,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與發展低碳經濟論壇8月29日在長沙開幕,湖南省委有關領導明確表示“把低碳經濟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與‘兩型社會’建設緊密結合”。湖南省下半年將啟動《湖南省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和《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標準》課題研究。安徽省“十二五”也決心打“綠色牌”。該省發改委目前正起草“十二五”規劃思路,將在思路中體現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要求,并進一步制定推進低碳經濟行動計劃與國家“十二五”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相銜接。安徽省還將爭取成為國家“低碳經濟發展試驗區”,并積極申報國家級“低碳城市”和“低碳園區”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