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有了一批敢闖善拼,并帶領企業獲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創業英雄。他們的成功往往代表了中國社會的某種突破,有很強的寓意。中國這些年改革的成就以及各種變化,在他們身上體現得往往最集中。
但是中國企業家作為一個群體,與美國這樣的發達社會相比,也是差距最突出的環節之一。中國企業家不僅總體上弱,而且犯案的比例高,包括一些一度呼風喚雨的企業名人先后“出事”。中國經濟秩序逐漸建立的過程令人感慨。
中國這些年經歷了改革的大變動,它帶來的沖擊是全面的。一些官員沒有經受住誘惑而落馬,而企業界偏離正軌的機會有可能更多。這是一個創造財富,同時也讓很多人因一時貪婪和糊涂毀掉前途的時代。
如果社會的制度建設能夠足夠快,就會使游戲規則更清晰,大大減少企業家們因為各種原因而出問題的機會。中國改革一方面自上而下推動,另一方面又因為民間總能自發打破成規,而這當中往往風險重重,突破和違法之間常有灰色地帶。
創業直到今天也不是中國很有吸引力的人生選擇。迄今學成畢業的最時髦選擇仍是進大公司、做公務員等。公務員考試的競爭尤其激烈,有人說,中國最優秀的人才目前仍在“體制內”最集中,似有一定道理。
中國企業家群體的構成十分復雜,不像公務員們大多是名牌大學畢業,企業家們的出身堪稱五花八門。他們很多是之前就業的不如意者,比如才能得不到發揮,收入與貢獻不成比例,或者就是簡單的“失敗者”。他們選擇自主創業,往往頂了不小壓力。
在國有企業序列中,做企業負責人很難成為一生的事業,與做同級別官員哪個更有吸引力,爭議較大。體制內的晉升往往伴隨調動,而企業家如果總是調動必難成事,在一家國企長期做領導者,又與仕途的基本規則對不上號。
中國社會總體上仍有很強的政治主導性,企業家們顯得有些邊緣是很自然的。標準的企業家往往逐利,但他們拉動就業,貢獻稅收,默默契合了國家崛起和發展民生的最大政治。認識和評價企業家,需要視角和坐標上的一點調整。
有人認為,中國社會還沒做好擁有比爾·蓋茨那樣超級企業家的思想準備,對企業家財富和影響力的接受度,仍在“逐漸發展”。這個分析也是有道理的。企業家們在中國的作用肯定會繼續上升,全社會的觀念將不斷與他們的作用做新的磨合。
由于中國不可能成為資本主導的社會,但中國又必須擁有世界最優秀的企業群,這個國家必須探索這兩者之間的平衡,創造獨特的、全社會共贏的企業家成長環境,給企業家真正“上不封頂”的發展空間。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創造性的概念搭配,它開辟了中國的新紀元,但其中的很多細節仍待不斷厘清。企業家是誰,社會該怎么對待他們,這是其中的關鍵性細節之一。我們必須讓中國的企業家環境在全世界范圍內有競爭力,各種經驗告訴我們,這是鼓勵中國企業家忠誠事業,并且忠誠這個國家的不二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