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加強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
時間:2012-10-22 10:24:13
來源:搜狐
城鎮化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省城鎮化建設取得長足發展,農村小城鎮建設呈現出全面推進的強勁勢頭。我省文化資源豐富、底蘊深厚,在加快小城鎮建設中,要注重發揮優勢,突出文化特色,提升內涵品位,塑造好文化這個靈魂,推動小城鎮建設上水平。
一、從科學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的重要意義
在小城鎮建設中,注重體現文化特色、注入文化內涵,把硬件與軟件建設有機統一、深度融合,是現代小城鎮建設的應有之義,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中央和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小城鎮文化建設,中央《關于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小城鎮建設要各具特色,切忌千篇一律。”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強調,城鎮化要堅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農村特色,保護特色文化風貌。山東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意見》提出,“科學確定城市性質,建設特色城鎮,發展特色產業,堅持繼承與發展相結合,注重歷史文物古跡和地方特色文化自然景觀的保護和利用”。近年來,國家、省、市先后頒布了一批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和名村,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小城鎮建設的政策措施,重視小城鎮文化建設越來越成為各級的普遍共識。
小城鎮文化特色包含外在形象與內在素質兩個層面,是能夠綜合反映一個城鎮個性特征并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固有品牌,是當地居民共同的文化認知和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是城鎮特有的重要標志,在城鎮建設和發展中發揮著獨特優勢和作用。第一,文化特色是小城鎮建設的靈魂,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城鎮文化特色是一個地區地域歷史傳統、自然環境、精神狀態、生產生活方式、民俗風情、建筑風格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表現,是文化傳承的結果,是一個城鎮最具魅力的特色,是小城鎮的靈魂。一個沒有靈魂的城鎮不可能長久、健康的發展,也不可能有生命力。小城鎮的發展要靠文化引領,文化特色的附加和注入,可以更好地彰顯城鎮的個性,更好地展現出其發展的優勢、品位和旺盛的生命力。臺灣彰化市的鹿港鎮、山西的平遙、湖南的鳳凰古城、浙江的烏鎮、江蘇的周莊、天津的楊柳青和山東桓臺的新城鎮、周村的旱碼頭、臺兒莊古城等等,這些城鎮之所以有影響有魅力,能夠成為文化名城、名鎮,能夠成為旅游勝地而長盛不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它們都有各自獨特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品牌和持久魅力。第二,文化特色是小城鎮居民的精神家園,具有極強的親和力。對于一個小城鎮文化特色來說,無論是其物質形態方面,諸如城鎮街道、建筑風格、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觀,甚至古老的一堵墻、一片瓦、一口井、一棵古樹等,還是精神(非物質)形態方面,如鄉土民俗、飲食文化、節慶禮儀、民間傳說、歷史名人、手工工藝、廟會祠堂等,無不承載著古老的歷史、美好的傳說、精湛的藝術、宜居的環境和深厚的人脈關系。這些文化特色作為地方文化精神的歷史見證和社會演變的活物體現,讓人思物念祖,懷念過去,珍惜未來。可見,文化特色不僅可以增強當地居民的自豪感和認同感,而且還能引起在異地工作生活的鄉民們的歸屬感,培育人們熱愛家鄉、自強不息的信心,成為推動小城鎮發展的動力。歐洲有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城鎮,像德國的海德堡、慕尼黑,英國的約克、溫莎,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瑞士的達沃斯,法國的科瑪、依云等名城名鎮,都以獨特的文化展現了獨特魅力和吸引力。第三,文化特色是小城鎮的個性品質,具有特殊的競爭力。從科學發展角度看,文化特色在轉變城鎮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城鎮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城鎮居民生活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文化要素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方方面面,傳統的、民俗的、田園的等文化資源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資源,創意、設計、構思等文化創新日益成為價值創造的重要支點,品牌、形象、信譽等文化形態的無形資產日益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所在。文化特色越來越成為影響一個城鎮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應該說,小城鎮的發展離不開特色文化的培育,一個城鎮只有體現出自己的文化品格,才能實現更高階段的發展。
齊魯文化厚重的歷史底蘊,山海平原岱青海藍的自然風光,是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發展的寶貴資源。走文化特色興鎮的路子,是時代的要求、現實的選擇,也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省政府確定,從2012年起,省里每年安排10億元的示范鎮建設專項資金,在全省開展“百鎮建設示范行動”。這是進一步提升小城鎮建設水平的重大措施,也是加強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的良好機遇和有力抓手。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從科學發展的高度,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文化自覺,在小城鎮建設中更好地體現文化特色。
二、明確思路目標,扎實推進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
加強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際,以實施“百鎮建設示范行動”為契機,立足區域文化資源優勢,加強科學規劃,明確特色定位,堅持城鎮建設與文化建設相協調,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相結合,文化培育與素質提升相統一,切實把文化建設貫穿到小城鎮建設發展的全過程,全面提升小城鎮文化內涵和內在品質,努力增強小城鎮文化特色的凝聚力、影響力和競爭力。要重點強化三個意識,理清三個關系,抓好三個環節。
強化“三個意識”:一是歷史文化保護意識。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沒有保護就沒有傳承、沒有發展,做好文化保護工作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未來的負責。我省有許多城鎮村落歷史悠久,形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歷史積淀,也彰顯了這些城鎮村落的獨特魅力。要吸取大中城市建設的經驗教訓,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增強文化特色保護意識,加強對民族文化、歷史文物、民風民俗、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挖掘、保護和合理利用,嚴格依法保護各類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和歷史優秀建筑。二是文化特色開發意識。小城鎮開發建設要突出文化特色意識,深入挖掘小城鎮文化特色,區別不同類型,搞好開發利用。要堅持因地制宜,找準發展定位,彰顯城鎮特色,切實做到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宜居則居,努力打造各類特色小城鎮。對歷史文化資源較多的城鎮,要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規劃建設一些歷史文化長廊、古鎮商貿街區、名人紀念館等文化項目,強化內容支撐。新建小城鎮、農村中心村(社區)是小城鎮建設的主要形式,也是文化特色建設的主體,要通過各種形式對當地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挖掘開發,將歷史文化、民俗習慣、自然景觀、田園風光融入到村鎮規劃、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中,使新建城鎮、農村中心村(社區)各具特色,富有個性,既體現時代精神,又彰顯山東地域特色和齊魯獨特風格。三是文化品牌經營意識。文化品牌是小城鎮競爭力的綜合表現和重要標志,也是推進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的重要載體。近幾年來,我省以“好客山東”為品牌,把文化特色作為基礎和前提,推出了淄博周村大街、臨沂竹泉村、棗莊臺兒莊古城、濟寧南陽古鎮、聊城閆莊村等一批旅游小鎮,實現了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好客山東”也跨越旅游行業,成為全省服務行業的綜合品牌。各地要借鑒旅游部門品牌經營的作法,深入研究當地自然歷史文化資源的品牌特色和價值,科學定位主題,對特色小城鎮品牌進行精心策劃包裝和宣傳推介,把特色優勢轉化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小城鎮健康持續發展。
理清“三個關系”:一是保護與開發的關系。保護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發展則為保護提供更好的條件,合理的開發利用也是一種保護。近年來,我省的非遺保護突出“搶救性保護、生產性保護、整體性保護、人本性保護”,形成了科學有效的保護傳承和合理利用的工作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從整體來看,文化傳承和保護工作不容樂觀。要堅持嚴格保護、開發服從保護原則,統籌開發與保護,協調管理、合理利用、科學發展,適度開發和合理利用,形成“保護利用保護”的良性循環。二是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小城鎮的文化特色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挖掘歷史文脈,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積淀;一是依托傳統文化背景,創造具有時代氣息的新文化。只有繼承而沒有創新的文化是沒有生命力的,也不能長久;一味追求創新而放棄傳統則是無源之水,是不會有民族和鄉土吸引力的。小城鎮文化建設既要發揚和繼承自己的優秀文化,也要善于容納不同文化和多種民族的文化包括借鑒吸收外地外國文化。現在有些地方熱衷復古,有的地方盲目崇洋,搞得不倫不類,這些做法值得認真反思。三是好看與實用的關系。強調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著眼點還是滿足城鄉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打造生態宜居、文明和諧的生活環境。尤其要注意統籌搞好文化特色建設與產業發展、民生改善,使文化資源轉化為發展經濟、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建設文化特色小鎮,不論是新建還是對原有城鎮村落的保護修建,或者是開發村鎮傳統文化居落、打造田園旅游景觀、建設體驗性休閑場所等,都要充分尊重當地居民意愿,保護當地居民利益,吸引當地居民參與,以當地居民為保護開發主體,最終使廣大居民受益,這樣才能調動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總之,要既美觀又實用,既文明又方便,既有完善配套的硬件設施,又有特色鮮明、富有個性的人文氣息,達到外在與內涵的協調統一。
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在城鎮規劃中強調文化引領。規劃是一個城市建設、發展和管理的依據,更是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的基礎環節。規劃水平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小城鎮建設的功能、品質和文化品位。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統籌考慮當地歷史文化遺產、民族民俗文化和自然資源,對城鎮建設規劃的總體思路、發展方向、遠景目標、風貌特征進行科學定位。尤其要高質量地編制國家、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的保護規劃并嚴格實施。要加強調查研究,摸清家底,明確小城鎮特色主題,挖掘地域要素,提煉歷史文化精髓,在小城鎮規劃中融入專項的特色規劃。要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按照前瞻性、科學性、系統性要求,切實提高城鎮規劃、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水平。不能把大中城市的規劃理念、手法照搬復制到小城鎮。要注重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既要注重整體風貌、空間布局、自然景觀等特色,又要在一居一戶、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中見功夫,使小城鎮獨具一格,賦予其獨特的精神韻味。二是在城鎮建設中突出文化魅力。城鎮文化特色最直觀形象的體現就是建筑風格。從山東省的情況看,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歷史遺存、古群落的修復保護,修舊如舊,傳形傳神。二是地域文化特色的發掘、提煉和再造,把歷史文脈、民俗風情、人文精神中提煉出的文化元素符號,轉化為建筑設計元素符號體現出來。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提煉創造適合本地需要、與自然風貌相融合、與歷史文化相承接、與現代生活要求相適應的建筑風格和風貌。要從一條街、一個建筑群落、一片生活區開始,追求風格的統一和色彩的協調,既不能盲目追求仿古或崇洋,也不能搞古今中外大拼盤、大雜燴。要精心搞好重點地段、重點區域和標志性建筑的建設,打造建筑精品和城鎮亮點。要加大城鎮生態景觀投入,健全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提高城鎮管理水平,營造優美整潔的宜居環境,防止把小城鎮建成大農村,也防止把大中城市建設中已被實踐證明不好的規劃布局、設計風格、建筑模式再搬到農村。三是在城鎮發展中塑造文化精神。小城鎮文化特色的根基在人。通過言傳身教和總體文化環境的熏陶,不斷提高人的人文素質和文明素養,不斷提高人們的文化認同感、歸屬感,增強小城鎮的文化凝聚力,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才能具有生命力。要圍繞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充分挖掘和保護傳統民俗、民間藝術、民俗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推陳出新,營造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城市文明交融共生的城鎮文化。要同步規劃和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不斷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要深入實施“鄉村文明行動”,積極開展文明村鎮、文明社區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四德教育,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形成知榮辱、講文明、促和諧的良好社會風氣。
三、強化政策措施,切實把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抓緊抓好
1、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從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把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擺上突出位置、納入重要議程。要建立完善領導體制和協調推動機制,形成政府主導、規劃先行、示范帶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規劃、建設、文化、文物、財政、旅游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共同促進文化特色與小城鎮建設協調健康發展。要加強政策研究,用足用好財政、稅收、投融資、工商管理、資產管理、土地、社會保障等有關政策。要堅持政府主導、鼓勵社會參與,建立多元化投入格局。要加強規劃審批管理工作,確保文化特色建設在小城鎮規劃中得到充分體現。要加強調查研究,開展歷史文化遺產、地方名城名鎮名村名街等項目的摸底調查和名錄收集工作,增強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的針對性。文物、住建部門要牽頭組織開展全省歷史文化村鎮、街區普查、分類和認定工作,為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提供依據。有關部門要開展“齊風魯韻”特色規劃、建筑設計有獎征集評選。搞好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各級黨政領導干部是關鍵。要重點加強各級領導干部相關知識觀念的培訓工作,不斷增強他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特色保護意識。要加強基層文化分管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培養,組成專兼職相結合的城鎮文化工作隊伍,發揮好他們在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中的骨干作用。
2、加強宣傳教育。要充分發揮報刊、電臺、電視臺以及互聯網、手機等大眾傳媒作用,運用專欄專題、言論評論、公益廣告等形式,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把文化傳承保護的理念普及到各類人群中去,引導人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做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傳播者、實踐者。要通過舉辦宣講報告、專題講座、論壇和培訓班等形式,加強歷史沿革、文化遺產、民間工藝、鄉風民俗、自然環境等常識的教育普及,廣泛開展文化傳承保護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培養人們對本土文化的認知。要利用傳統節慶活動,廣泛組織展覽、展演等主題活動,展現地方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要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出更多展現文化傳承保護成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文藝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