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記者深入四川、安徽等地,走近農民工群體,探訪他們真實的婚戀生活。
尋愛:城那么大,愛那么難
來自皖南山區的大眼睛姑娘許冬梅今年24歲,出眾的相貌讓她成功應聘在安徽蕪湖一家大超市做化妝品銷售員。
“像我這個年紀,要是在家早就嫁出去了。”小許說:“父母也一直在催我,但是我不能湊合嫁了?!彼齽偩芙^了一個父母在家鄉替她相中的家里開著四五個超市的男孩,原因是對他沒感覺。
“但要找個能對上眼的人真難。每天上8到10小時的班,接觸到的就是那么幾個同事;顧客雖然多,沒有人會多看你一眼,多跟你說一句話。下了班之后,累得哪兒也不想去。”
24歲的她描述起自己的生活竟有一絲滄桑?!俺抢锏故怯性S多相親活動,情人節、中秋節、七夕節什么的,街道、婦聯等都會組織聯誼會,但他們一般只關注白領,從來不管我們這些打工的。”
前段時間,小許換了一款智能觸屏手機,常常在工作間隙用手機上QQ和交友網站,期待能遇到自己的愛情。
此次采訪中,記者接觸了20多名30歲以下的青年打工者,他們大部分單身,每個人都希望能找到合適的伴侶,擁有自己的家。然而,辛苦繁重的工作、有限的經濟收入、日常交際圈的狹窄等,都讓他們的愛情理想變得十分渺茫。
2012年七夕節前后,上海發布的《新生代打工者婚戀交友、兩性觀念調查報告》顯示,63%的基層打工者處于單身狀態,有對象的37%中,感情能維持一年以上的只有56%;《新快報》報道稱,超過七成的廣州青年基層打工者處于單身狀態,經濟收入有限、企業男女比例失調、缺乏渠道、流動性強等因素影響了他們的婚戀。
曾就職于安徽省婦聯的高級婚姻家庭指導師何毅認為,農村婚戀幾乎都是托熟人介紹,然而農民工離開家鄉來到城市,等于斬斷了原有的社會關系。農民工婚戀難,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原有的婚戀渠道不復存在,另一方面城市生活中的經濟壓力等因素也讓他們失去了很多婚戀的空間。
今年25歲的河南人趙柯在成都一個小區做保安,女朋友小王也是河南人,在小區附近一家超市收銀。兩人交往了近兩年,談婚論嫁時戀愛卻亮起了紅燈。“女友父母明確提出,結婚彩禮儀式可以簡化,但我家必須在城里準備一套新房。我每個月就那么點工資,怎么買得起房子?”趙柯無奈地說。
趙柯當保安月收入2200元,除了吃飯、租房、日常生活開銷,所剩無幾。為了攢錢買房結婚,趙柯戒煙戒酒,兜里的二手諾基亞手機屏幕早就裂了也舍不得換。即便這樣,他一年從牙縫里省出的錢也不足1萬塊,在城里全款買一套30平方米的小戶型房子至少要20年。
無房無車、無穩定職業,收入低、社會地位低,這是以趙柯為代表的許多80后農民工的生活縮影,他們由此陷入了愛情、物質雙重貧瘠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