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2號文”是1990年以來國家為貴州省專門制定的第一個全面系統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其中有4句話:黔中帶動,黔北提升,兩翼跨越,協調推進。
“黔中經濟區的提出,就像是一面旗幟,能在更大程度上帶動更多的人氣和資源。”中國入世談判首席代表、博鰲亞洲論壇前秘書長龍永圖指出,貴州不缺錢,缺的是品牌與核心競爭力。
“在外人眼里,貴州無非就是一棵樹(黃果樹)、一瓶酒(茅臺酒)、一棟房子(遵義會址),這是貴州的驕傲,但也從另一面反映了貴州的滯后。”龍永圖說,“黔中經濟區的建設,將改變這種局面,形成一種聲勢浩大的戰略平臺,在最短的時間內聚集人氣。”
“沒有一個較大的城市群作拉動力的話,當地經濟很難發展”,貴州現在缺少的是中心城市群,而黔中經濟區的提出,正是順應城市化的必然選擇。屆時,將形成以黔中為骨架、貴陽為核心的城市群帶動作用,作為黔中的安順地區,將直接感受到以貴陽為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
“有時候,甘當配角的精神也值得學習。”在以行政區域劃分為主的背景下,各個地方一味強調局部利益,全局意識淡薄,忽視了社會經濟的本質。對此,龍永圖以安順平壩為例闡述了區域合作的重要性。“平壩縣位于貴陽與安順之間,是黔中產業帶的重心,是貴州為數不多適宜開發的平地之一,如果一味進行單兵作戰,將很難培養自身的內生增長動力。”
龍永圖表示,貴州應以黔中經濟區為契機,加快借鑒外省先進機制、成功經驗的步伐,抓住沿海地區產業帶轉移的時機,打破行政區劃,加強全省各區域之間甚至全國范圍的聯系,在更寬闊的平臺內優化資金、項目、人口等資源配置。
龍永圖以“四個網絡暢通”來概括黔中經濟區的發展之路,并形象地把交通與基礎設施網絡、產業帶網絡、流動性網絡、信息網絡比作人的骨架、肉、經脈和神經。他認為,只有解決了交通與基礎設施網絡暢通、產業帶網絡暢通、流動性網絡暢通、信息網絡暢通,黔中經濟區才能實現多元、全面、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