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武漢余家頭村舉辦村莊“20周年慶”。村子耗資3千多萬元,給1001名村民每人發放一根價值36000余元的100克紀念金條。村民說,自從村子以公司的形式發展后,村民成為股民,人人都在公司里有股份。公司則將賺來的錢分給村民,每年都會有分紅。(8月28日新華網)
給村民直接“發金條”,這不是武漢余家頭村的首創,之前,江蘇省江陰市長江村就已經有過先例。新聞之后,各種評論都有,其實不管這是在藏富于民,還是在炫富,也不論該不該以金條的形式發放,村民確確實實享受了經濟發展的成果。探索看得見摸得著的公有制實現形式,對新時期調動人們的主人翁責任感,減少人們的社會焦慮,形塑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是價值重大且緊迫的課題。
近幾年,在“掙錢多,上繳少”已然成了國企普遍的“正常現象”,國企的天價福利更是屢屢觸動民眾的情緒,所以國企全民分紅的呼聲時不時就會被提起。而蒙古、新加坡、美國阿拉斯加州、我國澳門等一些國家和地區“社會分紅”的實例,更是讓很多人覺得分享成果應該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形式來實現。今天,我們對長江村、余家頭村“發金條”的羨慕嫉妒恨,與其說焦點在金條上面,還不如說在看得見感受得到的集體所有制上面。
長江村、余家頭村以公司的形式作為集體經濟的載體,村民以股民的形式實現所有者的權益,其實并不是一件新鮮事。
社會是由眾多的個體所組成的,每個個體的體溫共同構成了社會的體溫。集體所有、全民所有,如果僅僅是一個空洞的“大詞”,成員就會因為缺乏感受而不認同。正是因為看到這一點,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讓全體人民共同享有改革開放成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原則”。
所有制的實現形式,最核心的就是財產組織形式。讓全體人民共同享有改革開放成果,以社會福利的形式讓所有者感受到公有制的溫暖是一種形式,長江村、余家頭村“發金條”也是一種實現形式,但無論哪一種實現形式,都需要讓所有者看得見摸得著,這樣才能獲得充分的認同,才能有效降低微觀經濟運行中的生產成本和社會成本,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增強社會的和諧度。
在社會快速發展,特別是城鎮化加速的今天,相比于一次性補償將農民趕上樓、趕進城的做法,長江村、余家頭村“發金條”背后看得見摸得著的公有制實現形式,無疑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