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確定把武陵山區納入國家級扶貧重點,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武陵山經濟帶崛起,我縣是被劃為該經濟帶的區縣之一。酉陽全體干部群眾面對發展要求,在“崛起武陵山、領先渝東南”奮斗目標的引領下,及時啟動酉陽龍潭新城建設,這標志著酉陽從此進入以城市社會為主的新階段,也意味一場更加激勵的區域經濟建設比拼賽被我們正式拉開了序幕。
城市化不是簡單的農村人口與城鎮人口百分比的變化,它更是一種生產生活方式、職業結構和就業方式、價值觀念和消費行為等的深刻變革。城市化是繼工業化之后,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引擎,而工業化、城市化和市場化已經同時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是城鄉統籌和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發展的新主題。酉陽所提出的“四輪驅動”等都是圍繞著如何實現“酉陽崛起”而作出的戰略部署,也是促使酉陽城市建設迅速“逆轉”的巨大推手。
國際發展經驗表明,城市化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大量鄉村人口向集市集中;第二階段是城市區域不斷向郊區擴展,并逐步出現城市群;第三階段是 “逆城市化”發展,“城市移民現象”大量出現。相當多的人力求避開大城市的喧囂,回歸自然。有人認為,農村生活出現復興,那時農村居民已經很多不再從事農業,一種新型的城鄉關系日漸形成。我縣的城市化建設在戶籍改革,五件衣服,退耕搬遷,地票交易等措施的大力保障下,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改變了數萬農民的命運,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不斷提檔升級的城市化建設也帶來了許多不可忽視的沖突問題。
一是物價過高面臨嚴重的消費行為沖突。酉陽農產品在全國來說,價格都是很高的,一碗綠豆粉最低要7元,這在北京、上海、貴陽等一些大中城市都是很少見的。而考個駕照,學費竟然會漲價到5000元以上,短時期內價格上漲近千元,很多外來游客和當地群眾對此非常不滿,導致“酉陽必去”印象嚴重受損,這些潛阻力與酉陽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流通量形成對抗。
二是“谷賤傷農”導致農村生活水平與城鎮生活水平差距拉大。不得不說,最近幾年,城鎮生活水平是大大地有了提升,但是種地人一旦走進城,我們會不難發現,他們很難找到歸宿感,這種歸宿感缺失不僅僅是在生活方式的差異上,更是在思維方式里那種信仰的追尋上,城市化的價值觀念在短期內沒有得到很好認同。
三是地產崛起與群眾購買水平不相協調。地產的發展一邊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增長,擴大了群眾改善住房的內需,另一邊,資本的擴張性導致房產商為了獲取暴利,通過炒作等手段抬高房價,導致不少人買不起房、出現“老難賣”樓盤的同時,也使得政府在實施城市化征地和拆遷過程出現群眾不滿和產生新的不易調和的矛盾。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利用好城市化建設提供的巨大機遇,成為酉陽實現歷史性跨越的關鍵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