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擊案嫌犯周克華被擊斃后,不少人質疑他并沒有死,甚至有傳言說死者是長沙警方派往重慶的一名便衣民警。長沙和重慶警方均通過官方渠道辟謠,但質疑仍然沒有平息。
周克華一案性質惡劣、影響巨大,為了抓捕他,各方面投入的力量、付出的努力都很少見,在各方面配合下告破的重大惡性案件,警方宣布嫌犯被擊斃,這樣的結果民眾都不相信,實在讓人深思。
近年來,在許多熱點事件面前,老百姓成了“老不信”是一種很普遍的說法。一方面,官方的回應和調查結論不僅不能收獲信任,反而給社會信任造成了傷害;另一方面,回應和調查哪怕是公正的,民眾就是不信。被擊斃的也許是周克華,但人們不相信你,怎么辦?問題在此。
民眾對權力的不信任,依托社會事件呈現出來,然而實際上,這已經高度“社會問題化”。政府缺乏人民對它的信任,其合法性就要打折扣,政府及社會的運行也會受影響,如果政府信任缺失成了一個普遍問題,不信任的危機就有可能轉變為深重的政治和社會危機。
在具體的事件中,對制造謠言者依法予以懲戒,并無問題。但在整體社會現象上,僅靠悲嘆和指責民眾不講理和可笑,顯然無助問題的解決。
首先要看到,民眾質疑政府,是權利,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如果一個政府完全聽不到或者完全不想聽到質疑的聲音,說明問題更嚴重。無論是一起重大案件,還是一項重大決策,經得起民眾質疑是基本要求,否則權力就會變成不受控制的怪獸。政府要習慣和適應被民眾質疑,面對質疑要靠事實說話、靠真誠說話,而不是靠威權壓制。
民眾的許多質疑看起來不理性、不專業甚至胡攪蠻纏,這跟公民素質的培養有關,但更要因此反思社會信息機制的不足。權力并不具有天然說真話的本能,在任何國家和社會都是如此。這就需要有專業的相對獨立的媒體機構,代表公眾監督權力。但現實是在公眾關注的重大問題上,媒體往往噤聲或者失聲,或者習慣了不去質疑。有時候,民眾質疑的角度和銳度,足以令專業媒體人員汗顏。
政府信任的缺失很難說是哪一天突然爆發的,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日常言行加深了人們不信任的印象。周克華之所以被懷疑沒有死,可能混雜了人們對擊斃現場、事前處理過程以及權力的日常形象等多方面的感受與認知。這樣一來,如何在一起事件中如何恢復民眾對權力的信任,無疑是巨大挑戰。
信任是可以修復的,需要的是政府不要說謊,社會信息機制發揮正常功能。但這需要一個過程,就像信任的丟失有其因果一樣,信任修復同樣不可能逆因果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