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天的觀念當然符合奧林匹克運動的現代發展趨勢。例如,奧運會現在取消只有業余運動員才能參加的規定,現在大部分是專業運動員參加,因為這不僅能鼓勵有最高水準的運動員創造更好的成績,也能激勵運動員為本民族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譽。
但是,人們也知道,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是一種相互依賴、相互促進或共生共長的關系。但是,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該在從國民收入拿出的投資中各占多大的份額才是一種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是一種和諧和雙贏的局面,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答案。
從媒體斷斷續續透露的情況來看,中國對競技體育的投入是遠遠大于群眾體育的投入。例如,2005年,國家為競技體育項目投入的經費大約為4.8億元人民幣,在群眾體育上的投入為2.7億元人民幣。當然,還有更進一步的數字。為了反駁此前中國一塊奧運金牌投入7億元人民幣的說法,中國國家體育局局長劉鵬稱,國家每年對體育的投資為8.8億元。以此平均,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共獲51金,每枚金牌的投入不到1570萬元;以100枚獎牌計算,每枚投入為800萬元。
但是,批評者認為,奧運是4年一次,因此國民收入的投入不是8.8億元產出51枚金牌,而是35.2億元產出51枚金牌,因此平均每枚金牌成本不是1570萬而至少是6900萬元。
這些數字讓公眾基本上對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在國民收入投入中所占的比例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并且能大致得出一個結論,國民收入的資金投入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是大不一樣的。這種不一樣并非前者是親子的待遇而后者是養子的待遇那種差別,而是天壤之別。這也意味著,我們在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這兩條腿上,一只腿極粗,一只腿極細;一只腿極長,一只腿極短。一只腿長一只腿短和一只腿強而另一只腿弱的結果便是,只能以力量弱的腿為支點,進行圓周運動,無法達到理想的彼岸國民身體素質強壯和健康長壽。
此外,一只腿長和一只腿短的結果也必然要影響到一個國家為自己爭得民族榮譽和面子的工程競技體育。如果競技體育是表面光鮮,光彩萬丈的高樓大廈,那么,群眾體育或全民健身就是競技體育的千層壘土。沒有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的堅實基礎,就無法選取競技體育所需要的優秀苗子,競技體育也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這條腿的羸弱和纖細,早就顯露端倪并已經影響到了競技體育。最近,中國衛生部公布,中國患慢病的人數已達2.6億人,包括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慢性傳染性疾病,如結核、乙肝等。但是,中國目前還有1.2億肥胖和超重者,如果把肥胖和超重者都算成病態,那么中國的慢性病患者就遠遠超過2.6億。其中,肥胖兒童就有1200萬,約占世界肥胖兒童的1/13。中國64%的中小學生體育鍛煉不足,其中中學生經常參加鍛煉的不到9%,而小學生則不到5%。
當然不能把中國龐大的慢性病和肥胖人口的存在全部歸結于全民體育這條腿的不正常上,因為慢病和肥胖主要是因為生活方式不健康和環境惡化的結果。但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兩大項飲食和體育鍛煉。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投資的不足當然會影響到人們的體育鍛煉,從而成為人們患慢病和肥胖的原因之一。
也同時,由于國民中慢病和肥胖人數的逐漸增多,必然會影響到競技體育的選苗和選才,一些競技體育項目選才的不足已經說明這個問題,例如,足球運動員的選苗匱乏源于愛鍛煉的孩子不多和符合標準的孩子太少,如太肥胖。當然,中國群眾體育的缺如還表現在農村人口更缺少鍛煉,以及農村孩子從小處于與城市孩子相反的生活狀態下,營養不良,例如,目前中國就有1500萬留守兒童缺乏營養。要想從肥胖兒童和營養缺乏兒童中選出競技體育之才都不可能。
盡管中國現在能獲得較多的奧運金牌,也能為中國人爭得面子和榮譽,但中國目前競技體育獲取金牌的途徑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原因就在于,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之腿太短和太細,換句話說,是只重面子不重里子。
這就猶如剛剛被水淹的北京,只注重外表的光鮮和漂亮,但對基礎的下水道和地基沒有修好和筑牢。當未來競技體育遭遇多年不遇的“暴雨”時,中國的競技體育還會像現在一樣光鮮而不會重蹈北京被水淹的悲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