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長周其鳳最近在網絡上又火了。
近日,一組周校長在湖南老家長跪母親面前落淚的照片被紛紛轉載,并引發了大量網友的圍觀和評論。有網民為他的行為拍手叫好,感動非常,認為這“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孝道”;但也有網民挖苦質疑,嘲諷惡搞,稱其“不過是一場作秀”。
當下的網絡語境就像孩子的臉,陰晴不定,有稱贊就有質疑,有鮮花就有板磚,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交織。如何看待網絡輿論場中的暖色調與冷色調,如何對待網絡上正能量與負能量,如何疏導網絡情緒、凝聚社會共識,成為社會管理面臨的新問題。
網絡上的冷暖色調
網絡就是一塊虛擬世界的調色板,有暖色調也有冷色調。
從“隨手拍”解救流浪兒童、為貧困地區學童提供免費午餐,到為“最美教師”張麗莉募集善款、北京特大暴雨中人們在微博上的互相救助、彼此溫暖,互聯網曾不止一次地見證了虛擬世界溫暖的力量,激發了億萬網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
同時,四處泛濫的虛假謠言、屢見不鮮的網絡暴力、不假思索的盲目質疑和無休無止的口水戰也在網絡上四處蔓延,消耗著社會資源和網民的耐心,甚至發展出了“微博約架”這種丑陋的鬧劇,將網絡世界的沖突和暴力引至現實社會中。
隨著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作為社會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交流平臺的作用日益凸顯。然而,一些平等的交流并沒有帶來互相理解、理性思考,相反,網絡世界的暴戾之氣日重,有時似乎成了一個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宣泄場。
“關注負面信息并不是中國網民的特點,在其他國家的互聯網中也有這樣的現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說:“現在的網絡語境是基于社交和溝通發展的,負面信息不可避免。但也應該看到,網絡的溫暖力量依然強大,現在應該做的是盡量公正和客觀地發布信息,讓公眾對信息作出客觀的判斷。”
2012年年初,南京年近九旬“烤梨爺爺”伏萬祥堅持自食其力的故事引起了網絡熱議,在一片感動聲中也有網友開始質疑,指責他的子女不負責任,讓老人獨自謀生。面對質疑,南京市官方微博“南京發布”積極回應網友質疑,對消息進行核實,發現老人家境貧寒,老伴癱瘓在床,兒子身有殘疾,老人自食其力是不想為家人增添負擔。消息一出,引起網民的積極反響,很多網友甚至“組團買梨”,向老人表達敬意。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喻國明教授指出,從近3年來網民關注的關鍵詞看,社會輿論的“整體暖色調”有所增強,“微公益”、“微力量”和“微溫暖”成為網民個體對社會關照的真實寫照。
“南京發布”負責人張建軍說:“在網絡輿論場中,批評和質疑是不可避免的。作為管理者,應該寬容對待不同聲音。網友的監督讓我們更加嚴謹,主動核實信息,保證信息的真實性,不給謠言提供空間。同時,負面信息往往蘊含著社會治理的良機,敦促我們不斷改進工作。”
政務微博人性化傳遞溫暖
2011年被很多媒體稱為政務微博元年,我國大批政務微博紛紛上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的《2012上半年新浪政務微博報告》顯示,截止到2012年6月,新浪微博認證的各領域政府機構微博已超過25000個。
正面傳播網絡信息、發布權威新聞、核實虛假信息、發布親民熱帖……我國的政務微博已經度過了試水階段,正在進入“成熟期”,為網絡調色板增加一抹暖色。
今年5月,成都發布、南京發布、銀川發布、中國廣州發布聯合發起主題為“隨手拍幸福家庭”主題照片征集活動;隨著活動的持續深入,鄭州發布、合肥發布、青島發布等7家政務微博也紛紛加入,引起了數十萬網友的響應和參與。雖然活動已結束一個多月,仍有網友不斷跟帖,上傳自己的幸福照片。
“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以‘隨手拍’突出微博及時性、方便性,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和表達方式,活潑、友愛、清新,所以引人關注。”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謝文說。
作為我國最早注冊上線的政務微博之一的“成都發布”,其粉絲數量已超過400萬,接近成都市總人口的1/3,居全國政務微博之首。在微博上,成都網民習慣將“成都發布”稱為“微成都”或“小微”。
2011年,“5·12”地震3周年時,“成都發布”發起的關注地震女孩橙子的“橙絲帶行動”,微博互動達13萬余次,創下當時政務微博互動的最高紀錄。今年2月,“成都發布”發起的民生話題討論“關注成都‘北改’”,再次引發10萬網友討論城市發展與進步。
“政務微博是權威信息的發布者,但如果總是發布說教式信息,對網絡上的負面信息視而不見,就容易造成信息傳播的失衡,最終損傷城市微博的公信力。”謝文說:“在實踐過程中,‘微成都’堅持與網民‘無距離’溝通,適時主動通過微博曝光一些負面信息,并促成解決網民反映的問題,從而使‘微成都’更加有力量。”
主動設置議題,調動網友互動,增強服務功能,如今的政務微博姿態更加親民,聲音更加柔和,折射出創新社會管理的努力與效果。
與很潮很時尚的“成都發布”不同,以清新俏皮為特點的“南京發布”在描繪網絡暖色調時有自己的方法。
“我們把網民當朋友,希望通過我們呈現一個多角度的政府,讓管理更加柔和,更加人性化。”張建軍說,“南京發布”主要發布一些貼心的提示,組織了很多好玩的活動,如“曬曬微幸福”、“我愛南京體”、“南京拍客”等,其中拍客活動的1000多張圖片還被南京市郵政局印制成明信片。
“有時候正面信息的傳播不用大規模宣傳,通過微博或者其他網絡平臺互動,潤物細無聲。”張頤武說:“政務微博公信力更強,能讓公眾接受到更多的客觀溫暖的現實。同時,政務微博信息的發布應該秉持柔性傳播的方法,內容更人性,更貼近受眾,更喜聞樂見。”
創新壯大溫暖力量
今天的互聯網,既是信息傳播的重要媒介,也是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平臺。“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信息網絡管理,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健全網上輿論引導機制”,已經成為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網絡是現實社會的折射。社會生活本身就不是一直陽光燦爛的,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互聯網上有負面的信息和情緒也是正常的。”華中科技大學網絡傳播與新媒體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少華說:“讓社會成員有一個情緒發泄的正常渠道,本身就是社會管理的目標之一,也是社會管理的現實需要。”
“互聯網不是洪水猛獸,而是政府和群眾溝通的橋梁,是拓展社會建設的一條新路徑。對管理者而言,要科學使用這一平臺,廣泛吸收群眾的意見、愿望和智慧,提高決策的針對性、科學性。”陳少華說。
中國傳媒大學輿情觀察室主任吳風教授指出,無論管理者、運營商還是廣大網友,都應認識到控制情緒、約束沖動、強化理性的重要性。
搭建科學的交流平臺,對于提高虛擬社會管理水平具有基礎性的作用。
以“成都發布”為例,其在主號外有一系列的子賬號和獨立平臺,可以滿足不同網友需要:新聞發生的第一時間,多個子賬號保證了“微成都”在現場;網友需要幫忙的時候,“微成都”會發動“小微幫忙”、“云公益”等平臺呼吁援助;重大事件發生時,有“小微曝光”、“小微有態度”等賬號的點評來傳遞權威信息。一條條微博互動之間,“微成都”不僅僅在傳遞信息、解決問題、表達意見,也日漸凸顯新媒體在城市管理中的價值。
搭臺之外,怎么唱戲也很重要。“利用網絡創新社會管理首先要擴大網絡平臺的影響力,干癟的信息平臺是沒有用的,要有內容,有親和力,有影響力。其次,傳播內容要適合當前網民的需求,網絡作為創新社會管理的利器,管理者應該對網絡文化有更深刻和清醒的認識。”張頤武說。
陳少華認為,要利用網絡工具完善創新社會管理,在搭建科學的網絡平臺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強基于互聯網的管理評價和反饋機制。網民的情緒如何疏導,網絡討論的結果如何落實,網絡問政的效果如何評價,這些都需要更加完善的機制體制來保證。
“創新社會管理是一個大話題,政務微博只是一個‘小小的水滴’,但是我相信小水滴也能折射出社會的光彩。網絡讓政府和老百姓零距離,我們應該更好地利用這個平臺,讓更多的人融入網絡的溫暖力量中。”張建軍說。